鲶鱼和鲭鱼的区别

12小时前 (13:30:05)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0134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02681
  • 回复0
楼主

鲶鱼和鲭鱼的区别

1、鲭鱼:鲭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新鳍鱼纲、鲤鱼形目、鲤鱼形目、鲤鱼科、野生鲭鱼亚科、鲭鱼的总称。常见的种类有泥、麦、泰、大眼、小鳞。

2、鲶鱼:鲶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新鳍鱼纲、鲤形目、鲤亚目、鲤科、密鲶鱼亚科、鲶鱼属的总称。常见类型有细鳞斜颌鲶鱼、黄尾鲶鱼、圆吻鲶鱼、银鲶鱼等。

二、形态特征

1、鲭鱼:鲭鱼是梭形的,腹部是圆的,没有腹部边缘。背部在背鳍前稍微凸起,头短,吻圆钝,上下颌角质化,吻须粗壮,颌须短,鳞片中等大,背鳍无硬刺,尾鳍分叉深,上部为蓝灰色,腹部为银白色,胸鳍后上方有鳞片形成的长菱形斑块。

2、黑鱼:黑鱼侧扁,腹部圆,腹鳍与肛门之间有腹棱,头小,吻钝,口下或靠近前位,下颌角质边缘锋利,无需,鳞圆,背鳍光滑硬棘,胸鳍末端尖,尾鳍叉形,腹鳍末端不到肛门,背部灰黑色,腹部银白色,尾鳍黄色。

三、饮食习惯

1、鲭鱼:鲭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在鱼苗阶段食用浮游动物。幼鱼和成鱼阶段主要食用浮游植物、藻类和高等植物碎片,也喜欢猪粪、牛粪、鸡鸭鹅粪、米糠、麦麸等。

2、鲶鱼:鲶鱼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其中,鱼苗阶段主要摄入小枝角等浮游动物。幼鱼和成鱼阶段主要摄入高等植物碎片、摇蚊幼虫、裸藻、蓝绿藻等,也喜欢米糠、麦麸、豆粉等。

四、栖息环境

1、鲭鱼:鲭鱼是底栖鱼,一般不游到水体中上层。下颌角质的边缘经常刮到水下石块和土块上的生藻类,最适合生存温度25。~30℃,生存温度70℃~水温低于7℃的41℃会冻死。

2、鱼:鱼是一种底栖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底层。它经常在下颌角质边缘刮生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等。在水下石块上,生存温度范围为5。~38℃最适合20℃的生存温度~30℃。

所以,鲭鱼和鲶鱼是两种不同的鱼,其中鲭鱼是鲤鱼的总称,杂食性,主要以藻类和高等植物碎片为食,而鲶鱼是鲤鱼的总称。常见的类型有细鳞斜颌鲶鱼、黄尾鲶鱼、亲吻鲶鱼、银鲶鱼等。

0
回帖

鲶鱼和鲭鱼的区别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