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夏季的佳期。
芒种,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标志着夏季的来临,当斗指巳,太阳黄经达到75°时,这个节气便悄然而至,通常在每年的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芒种之名,寓意“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充沛,为晚稻等谷物种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在古代农耕文化中,芒种不仅是农事活动的分界线,更是对大自然时序的反映。
芒种时节会有哪些令人瞩目的现象呢?
在繁忙的农村,芒种是抢收抢种的“双抢”季节,也是夏季田间管理的重要时刻,在阿兮的家乡胶东农村,芒种时节有着独特的现象。
进入小麦的抢收季,对于种植小麦的北方农民来说,收割的火候至关重要,他们时刻紧张地观察麦子的成熟情况,一旦熟透,就要立即收割,否则麦子可能因掉头或倒伏而造成损失,收麦如救火,形容的就是这种紧迫感。
夏作物的抢种季也随之而来,芒种之后,抢收小麦成为首要任务,随后便是抢种夏播作物,黄豆、夏玉米、夏地瓜、糜子等作物都在这个时期播种,农民们争分夺秒,为了产量不惜努力。
芒种时节也是多雨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这一时期称为“黄梅时节”,而胶东农村则有着小螳螂钻出卵鞘出生的趣事。
就是阿兮所了解的胶东农村芒种时节的特写,全国各地农村的芒种场景各有特色,欢迎各位农村小伙伴在评论区分享各自家乡的芒种场景,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与农耕文化特色。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芒种季节,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丰收与希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