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澶渊之盟”中立了大功的寇准却连遭贬谪?

2天前 (01-12 17:06)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3070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61409
  • 回复0
楼主

寇准在“澶渊之盟”中为何屡遭贬谪?

为什么在“澶渊之盟”中立了大功的寇准却连遭贬谪?

寇准的智勇之举,几近一己之力,使北宋在“澶渊之盟”中免于陷入屈辱的境地,功勋卓著的他,却接连遭受贬谪,背后原因何在?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在辽圣宗和承天太后的带领下南下,深入宋境,闰九月,辽军连克数州,直逼澶州,对宋都城开封构成直接威胁,北宋朝廷上下震动,王钦若与陈尧叟主张迁都避战,真宗皇帝亦有心此念,寇准力排众议,坚决主张真宗亲征,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真宗最终亲征,极大地振奋了宋军士气,导致辽军大帅萧挞览意外中伏身亡。

真宗亲至澶州,渡河安抚诸将,辽军受挫后,难以支撑战争的巨大消耗,最终主动求和,真宗皇帝本就对抗辽举棋不定,此时更盼望早日回师,于是双方议和成功,此次和约称为“澶渊之盟”,规定宋朝每年给予辽方大量绢银,双方结为兄弟之国,此后,宋辽之间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局面,边境贸易也得以开放发展。

为什么在“澶渊之盟”中立了大功的寇准却连遭贬谪?

寇准在“澶渊之盟”中的冒险举动,虽最终取得成功,却也让真宗皇帝深感担忧,寇准将自己置于险境,孤注一掷的决策方式,无疑加深了皇帝对他的不信任,寇准功高震主,自然引起了王钦若等人的极大反感与极力反对。

尽管寇准在“澶渊之盟”中立下大功,但真宗皇帝的不信任与朝中同僚的嫉妒,共同导致了他的多次贬谪,这也反映了古代官场中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0
回帖

为什么在“澶渊之盟”中立了大功的寇准却连遭贬谪?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