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里办公软件钉钉在政府机关、公务员系统中的推广使用?
关于阿里办公软件钉钉在政府机关与公务员系统中的推广应用分析
对于阿里办公软件钉钉在政府机关及公务员系统中的推广使用,这一现象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因素和考量。
从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角度看,企业每年为省财政带来的税收及提供的就业机会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企业还主动承担了为省部门免费建造信息化系统及后续的免费运维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请求”捎带其通信工具给政府部门使用,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一要求并非过分,因为这更多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
对于产品的推广,可以从产品自身的质量及推广过程中的资源两个方面来深入分析。
产品质量方面:
钉钉作为G20的办公通信软件,其质量自然是经过严格考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的质量并非仅靠企业背景就能确保,微信的企业微信在功能上具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办公需求,且与个人生活区分开,更受用户青睐。
在办公场景中,微信往往成为工作与生活的“混搭”平台,导致信息混淆和沟通效率降低,而钉钉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更为专业、高效的沟通工具,虽然企业微信和钉钉在功能上各有千秋,但它们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方式。
资源利用方面:
从地域角度来看,钉钉在企业所在地的浙江及其周边地区具有明显优势;而在深圳及其周边地区,企业微信则更具影响力,这种地域性的优势往往与企业的地缘关系、合作伙伴及政府部门的合作策略紧密相关。
IM工具的推广往往与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企业通过为省级单位建设免费的信息系统,并与其IM工具进行强绑定,再由省级单位发文推动地方使用该电子信息系统,从而自然地将IM工具引入政府机关,这种策略不仅推动了地方信息化建设,也为企业自身的IM工具在政府机关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政府项目往往在经济效益上并不显著,甚至需要企业贴钱进行建设和维护,这些项目的好处在于为企业的IM工具赢得了政府背书和通行证,为企业日后的市场推广和企业层面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阿里办公软件钉钉在政府机关及公务员系统中的推广使用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和策略,成功地将产品引入政府机关,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