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考虑感冒一般分为几种类型,怎么样能使普通人快速分辨出来?
从中医的视角,感冒被划分为多种类型,如何让普通人快速辨识呢?
中医理论中,感冒主要分为实证和虚实夹杂两大类,当外邪侵入人体,通常通过肌肤腠理或口鼻进入,进而引发感冒症状,为了便于大众理解,我将尝试对感冒类型进行简要概述。
普通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以及大便干燥等,这些症状可能全部出现,也可能仅部分显现。
第一种,风寒感冒:除了上述普通感冒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并伴有怕冷、恶寒的感觉,特别的是,嗓子通常不痛,这通常是病毒感染的标志,且往往不伴有细菌感染,治疗时,葱豉汤是一个常用的选择。
第二种,风热感冒:除了普通感冒症状外,患者往往会出现咽喉肿痛、口干口渴等症状,这可能意味着已经合并了细菌感染。
第三种,气虚感冒:症状相对不甚明显,除了普通感冒的症状外,还伴有气虚的体征,治疗时需在祛邪的同时考虑补气,但需注意不要过度补益导致留邪。
第四至第七种,分别对应血虚、阴虚和阳虚感冒,以及阴阳两虚感冒,治疗时需根据具体症状在祛邪的同时考虑补血、补阴或补阳。
还需注意几种特殊情况:
其一,当感冒夹带湿邪时,需在辨清寒热的基础上加入芳香化湿、健脾利湿或苦寒燥湿的药物,用药时需谨慎,避免药物对主病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其二,感冒夹气滞的情况也需如此处理。
对于个别症状特别明显的感冒类型,如咽喉格外肿痛,可适当加大相关药物的使用剂量或联合用药,但需注意避免产生副作用,若头痛症状明显,可适当增加治头痛的药物。
仅为大致分类与解析,如有不全之处,还请各位专业人士补充指正,若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中医随感,让我们共同交流学习,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