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手机管理政策
随着手机的普及,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已经成为家长们长期面临的挑战,从9月1日起,一系列关于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法规开始实施,这为孩子们摆脱手机束缚提供了可能性,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举措对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促进他们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这一规定将中小学生的手机管理提升到了国家法律层面,显示出国家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是否应该禁止未成年人进行网络游戏充值呢?
网络游戏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来说,这种诱惑往往难以抵挡,近年来,关于呼吁禁止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鉴于游戏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提议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网络游戏充值问题近年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海南文昌一名孩子为《王者荣耀》等游戏充值花费了2万多元;还有一名三年级小女孩在疫情期间上网课,为了打赏网络主播花费了1万多元;更令人震惊的是,四川绵阳的一个男孩网络游戏充值竟超过10万元,这些案例都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能否采取措施禁止未成年人进行网游充值?
对此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
第一,网管部门应对网络游戏重置端口进行全面清理,对那些具有高度诱惑性、隐蔽性强的充值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进行严厉处罚,有些游戏的充值设计极其不友好,甚至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第二,法律部门应对无民事行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处理经济事务上的限制予以明确规定和保护,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在处理超过其认知能力的民事行为(如充值、打赏等)时,应当依法予以限制。
第三,家庭方面也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家长应管好手机和钱包,设置支付密码,避免孩子误操作造成经济损失,家长也应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责任,不应一味地推卸责任。
单纯的禁止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游戏是人的权利,但游戏商也应在技术上堵住未成年人玩充值类游戏的漏洞,真正的大企业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不能只顾赚钱而忽视社会责任,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