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隆夫人电影解析?
之前,尽管麦当娜盛名天下,可是我不仅不知其人,也从未闻其声,一位著名歌手的演唱。想来可能有文化的差异在里面,当然也不排除世俗成见,因为有关麦当娜的大量绯闻远远压倒了对她艺术的评价。当看完《贝隆夫人,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之后,对麦当娜的艺术才有了自己的感觉。无疑,麦当娜在这部歌舞剧中的演唱是一个高峰,当得起她所拥有的世界声誉。而她的表演也可圈可点,特别是表现贝隆夫人从政后的形象非常到位,把一个政治女性刻画的很真实。我想她们之间也有共通之处吧。
《贝隆夫人》讲述的是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薇塔的成长故事,从小在一个当裁缝的母亲抚养下成长,在父亲去世的葬礼上,她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私生子,根本无权参与。为了脱离这贫困的生活,她游走于男人之间,利用各种男人的关系使自己一步步登上政治舞台。结识了贝隆上校后,她和他找到了最佳伴侣,成了最好的政治搭档,一次次政治风暴和坎坷都被他们化解,艾薇塔成了阿根廷最受欢迎的人。可惜好景不长,只有33岁的她竟然撒手人间。如此一部很正点的电影,用歌舞的形式表现,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这部电影也暴露了美国总爱用自己的观点来评价别国政要的一贯做法。用戏说的手法来表现政治人物未尝不可,但是以此来揶揄人物的不光彩一面,来消解人物的政治贡献就有点太自以为是了。要知道,和贝隆不同,艾薇塔在阿根廷人民心中始终是一个伟人,当年她不仅协助贝隆战胜政敌,取得胜利,(在她去世不到二年,贝隆就被赶下台。)而且她利用权利这个平台为阿根廷的平民,特别是妇女争取了很多权益,给这个国家注入了一股新鲜力量。这也是人民记得她的一个最根本的缘由,尽管她去世多年。(老实说,后来贝隆之所以咸鱼翻身,也是因为人民还记得艾薇塔的原因)。记得当年电影开拍时,阿根廷人是反对的,因为他们就怕麦当娜主演会破坏他们心中偶像形象。
话又说回来,《贝隆夫人》这部电影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了艾薇塔,而且也记住了主题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确实,无论歌词旋律还是演唱,麦当娜棒极了。
你看过乡村放映的露天电影吗?同时,看过哪些记忆深刻的乡村露天电影?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陈尊群 。
我看过乡村放映的露天电影,那是小时候最开心的事。
只要看到打麦场上搭起了银幕,就知道晚上有电影,心里就会像要过年一样。时刻看天上有没有云彩,心里想:千万别下雨啊!
巴不得马上就天黑,到了下傍晚,就早早搬上凳子占地方。最佳位置是银幕前10步左右的地方,近了要仰头,远了看不清。
为此,每次都要上演“诸侯争霸”,胜者,洋洋得意坐下,败者只好把凳子挪到稍远的己的封地,可怜那最弱的只好去银幕的背面看。
终于到了晚上,打麦场上人山人海,放映员小顾不紧不慢的摆弄着发电机、放映机。随着一阵轰鸣声,场上的电灯亮了,小顾用他那地方普通话说:“社员同志们,现在开始放映”。
照例是先放《新闻简报》 ,当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会见那个大鼻子的美国人“一棵松”(尼克松)时,我们会高呼“毛主席万岁”!
《新闻简报》放完后,接着就放正片。有时候,停下不放了,小顾说:“今天跑片,片子没到”。
大家只好等,大人们吸烟闲聊,孩子们欢起来,窜来窜去,疯累了,就在地上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听到“片子来了”,又睁开眼,尽管是不知看了多少遍片子,像《白毛女》、《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英雄儿女》,台词都能背出来了,仍然看得热血沸腾。
电影放完了,还舍不得走,围着小顾问,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有时候,我们几个干脆就跟着片子跑,一连能跑好几个庄,山路把脚磨破了,心里却美滋滋的。
现在,当我在电影院看大片时,总会觉得没有小时候的乡村露天电影,看得过瘾,看得带劲。
我是@陈尊群 ,专注情感领域,共 创美好人生。你们看过乡村露天电影吗?有什么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