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传?

7小时前 (09:28:11)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3238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64770
  • 回复0
楼主

《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传》解读

召信臣,字翁卿,生于九江寿春,他因精通经学,成绩优异,被选拔为郎官,后调任谷阳县长,因政绩卓著,又升任上蔡长官,在治理上蔡时,他视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此后,他屡获提拔,曾担任零陵太守、谏议大夫及南阳太守等职,始终以民为本,勤政为民。

召信臣是个勤勉有谋之士,他热衷于为百姓兴办实事,致力于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他经常亲自鼓励百姓务农,深入田间地头,与民同吃同住,极少有闲暇之时,他深入巡视郡中水源,开通沟渠,修建水利设施数十处,以扩大灌溉面积,增加水田三万余顷,百姓因此受益,粮食储备充裕。

为了更好地管理水资源,召信臣制定了水资源分配规定,刻于石碑,立于田边,以防止水事纷争,他倡导节俭,禁止婚丧嫁娶的铺张浪费,对于府县官员子弟中那些不务正业、喜好游荡者,他予以训斥乃至罢免,严重者则依法惩处,以此彰显他崇尚劳动、厌恶懒惰的态度。

在他的治理下,教化广布,郡中百姓皆努力务农,人口增长迅速,社会安定,盗贼和诉讼案件大为减少,召信臣深受官民爱戴,被人尊称为“召父”,他的政绩得到了荆州刺史的赞誉和皇帝的赏识,屡获升迁和赏赐。

在竟宁年间,召信臣被召入朝廷担任要职,他上书建议皇帝减少不必要的宫廷开支,如裁减乐舞艺人、兵器及日常用品等,在太官园中,他反对种植反季节蔬菜,认为其对人体有害且浪费资源,遂上奏请求免除相关开销,每年为朝廷节省了大量费用。

召信臣晚年仍坚守岗位,直至病逝,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公元四年,皇帝下诏祭祀对百姓有贡献的官员,蜀郡推荐了文翁,九江则推荐了召信臣,当年郡守带领官员在召信臣墓前建祠纪念,南阳亦为其建主祠。

召信臣的一生,是勤政为民、造福一方的典范,他的事迹不仅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烙印,更成为后世官员学习的楷模。

0
回帖

翻译,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传?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