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芯片来源是怎样的呢?
华为的自主研发成果——海思麒麟芯片,是由其内部团队精心研发并交由台湾的台积电代工生产的,而在2021年发布的手机上,华为也选择了从美国高通公司进口骁龙系列芯片,这背后,是华为在芯片领域持续投入与研发的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000芯片,采用先进的5nm制程技术,性能卓越,与市场上的高通骁龙888和苹果A13芯片相比,毫不逊色。
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扰,麒麟芯片的供应目前陷入了中断,华为不得不暂时从高通进口骁龙888和骁龙778G芯片,用于2021年发布的P50系列和nova9手机,遗憾的是,受制于美国对华为5G技术的限制,这些手机目前仅支持4G网络。
既然高通已经向华为提供芯片,华为为何仍坚持研发并使用麒麟芯片呢?
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这并非仅针对华为,而是对中国整体技术的全面封锁,这是一种策略:当中国距离某项技术的突破尚有一段距离时,他们会封锁得滴水不漏,利用技术优势获取高额利润,但当中国接近突破某项技术时,他们的态度会突然变得出人意料地慷慨,甚至可以舍弃利润,将技术卖给我们,并压低产品价格,这种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扼杀中国即将突破的技术,使其变得无利可图,失去继续研究的意义。
中国在技术突破时常常遭遇价格打压,被定为“白菜价”,这并非是中国不想争取更多利润,而是失去定价权的表现,这种价格并非我们自己定义的,而是被他人所定,回到华为的案例,为什么华为不选择继续使用高通的芯片呢?这并非是因为华为得到了拜登的“良心发现”,而是为了应对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封锁,华为一直在努力构建自己的芯片产业链,以寻找突破美国封锁的方法,当美国放松对华为的芯片供应时,华为明白其中的意图,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对于华为来说,如果它是一个只满足于现状、依赖他人施舍的企业,那么它可能会乐于看到外部封锁的放松,但华为的抱负远不止于此,这就是为什么华为坚持不使用高通芯片的原因——它有着更远大的目标,不愿只在他人的施舍中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