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怎么实现商业化?更好地变现_上海有哪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钉钉怎么实现商业化?更好地变现
这几日,阿里炸出的重磅新闻可不少,先是1月16日抛出为人津津乐道的招聘广告“60岁以上、年薪40万、广场舞KOL(意见领袖)优先”,一系列关键词足以让一众“夕阳红”的肾上腺素飙升,而听说已经收到了不少应聘简历。时隔一日,一则钉钉接入易果生鲜的消息又在电商圈炸开了锅。
1月17日,易果生鲜、阿里商旅与天猫企业购等一批与企业相关的服务入驻钉钉。对于钉钉来说,这是其“染指”电商服务的起点,增加了一个变现的途径;而对于易果生鲜来说,开辟了一个新的流量入口,而且目标用户非常精准和明确。
易果生鲜接入钉钉的商业想象
大家都知道,成立于2005年的易果生鲜是目前国内生鲜领域的排头兵,是全国销量最大的网上生鲜供应体,据易果生鲜联合创始人金光磊透露,易果2017年的GMV可能达100亿,相比2016年36亿元的数据增长了178%。而且,前段时间,一度有“易果生鲜2018年要赴美国IPO”的消息传出,有望成为中国生鲜电商海外第一股。
我们也都知道,易果生鲜背后的大腿是阿里,二者是“生态级盟友”关系。而钉钉也是阿里旗下办公、社交的一枚重要棋子,但是二者此次的关联绝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人”这层关系。
金光磊曾透露“中国的生鲜市场规模大概是接近5万亿,而生鲜电商的规模大概是近1000亿”。千亿级别的市场,足以让这个即便被称为“烧钱极快、遍地是坑、血流成河”的行业,前赴后继地涌入大量资本。
而根据IDC 2017年初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中国社交化移动办公软件市场的累计注册用户达到1.6亿人,累计企业用户达到1158.4万家,同比2015年增长分别为92.4%和87.2%。并且有数据显示,82%的中国员工在工作中会用智能手机,社交+移动的办公方式已成趋势,被广泛应用到现实工作场景当中。而对于精英白领这一细分人群来说,在办公软件端口切入生活类消费生活类自然而然,这块市场前景充满了想象空间。
据阿里最新公布的消息看,作为阿里巴巴旗下专为中小企业和团队免费打造的沟通协同多端平台,钉钉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亿,企业组织数量超500万家。2017年12月钉钉CEO陈航透露希望通过软硬一体,让中国4300万中小企业都用上钉钉,个人用户数量要达到10亿级。
所以接入钉钉之后,无疑就给了易果生鲜开辟了一个流量入口,并且这一偏年轻化的人群绝大部分都接受过互联网消费市场的培育,具有极为强烈的复购可能性的人群。而且,前面也提到了,易果的背后是阿里,在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经殆尽的当下,生鲜高复购率带来的流量黏性是各电商平台非常重视的一环,所以阿里一定会想尽一些办法把客流往易果上引。
而对于钉钉来说,作为办公兼具社交的软件,也需要为自身开辟更多的变现方案,而电商化无疑是当前最为直接和便利的途径之一。这次接入了包括易果生鲜、阿里商旅、天猫企业购,钉钉的业务边界也再次拓展,同时因为服务项目的扩展,也会满足更多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用户黏性。
不过,据可靠消息称,目前只有上海地区开通试点进行这项服务。
为什么是易果生鲜接入了钉钉?其实除了同为阿里系的渊源关系外,易果也是因为自己独特的供应链优势才赢得了接入钉钉的机会。
在2015-2016年,生鲜电商大洗牌,很多生鲜电商因为前期的疯狂扩张不计成本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销声匿迹,而易果生鲜却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也许,本就是从线下发展起来的易果生鲜深谙生鲜产品的痛点:储存时间段、损耗大、供应链控制以及冷链物流配送困难等。当易果砸重金给安鲜达时,很多人都认为自建物流是不理性的行为,但是最后的事实证明真理掌握在了易果生鲜手里,堪比生鲜届“顺丰”的安鲜达成了易果相比其他生鲜电商最大的优势。厚植于线下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体系,易果生鲜仅上海区域就有两个区域大厂和40多个前置仓,易果率先接入钉钉也有了最为合适的理由。
易果联合创始人曾说,前些年风生水起的O2O其实是一次不太标准化的新零售,只是把线上线下关联起来而已。现在的新零售,从阿里发出的信号来看,不单单是帮人跑腿的O2O,是真正意义的新零售。
易果是阿里系新零售体系里的重要一笔。前段,易果接入了天猫、闪电购、钉钉、苏鲜生、饿了么、小红书等。而在供应链方面,易果可以提供完整的商品采购、物流体系对接等服务。易果通过生鲜供应链去对接各个渠道,正在进一步打通线下先生融合的生鲜新零售。
对标京东接入企业微信
商业的嗅觉从来就很灵敏。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竞争。
想在移动办公市场领域博得彩头的,还有一个月前就接入了企业微信的京东生鲜。看起来阿里和京东的战火从开年的7FREASH对战盒马鲜生又蔓延到了移动办公领域。
据了解,企业在企业微信平台上开通京东企业购服务后,可以获得京东企业专属价和211限时达物流配送服务。可以在企业购里享受的服务涵盖了京东生鲜的果蔬水产、饮食甜品等,同时还有办公耗材、电脑设备等类目。
京东自营生鲜目前覆盖了全国超300个城市,而且有超过200个城市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在物流配送这一块京东一直都有着自己的优势。
但是,据腾讯2017年12月公布的消息来看,企业微信日活用户为3000万左右,注册企业仅为150万家,相对于钉钉超过500万家的企业用户和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数,前者还是显得有点弱小,接入企业微信能给京东生鲜带来的流量的想象空间有限。
写在后面:其实生鲜电商能和移动办公自然地结合起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二者的主力用户群体都是年轻消费者。在移动办公渐成气候之下,日常需求高、复购率高的生鲜品类也是年轻人追求高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同时,生鲜电商也是一个流量转化的重要入口。在以阿里、京东为首的互联网巨头的纷纷加码下,移动办公软件和生鲜电商之间可能会发生我们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这一领域无疑充满了机会。
上海有哪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相比北京和深圳,上海的创业氛围要淡很多,这与城市背景和文化特色有关,上海富丽堂皇,似乎更强调华丽和享受,而不是奋斗,所以有人曾调侃说,上海出不了一流的互联网公司(这里指创业起点在上海,总部设在上海的公司),出不了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顶级互联网公司,竞争力比不了北京深圳,甚至是杭州,但实际上,也有很多从上海发展起来的知名互联网公司,以为我为大家列举几个:
1.饿了吗
外卖界的NO.1
2.前程无忧51job
目前最靠谱的招聘网站
3.携程网
最近被黑得挺惨,主要是自身办事不利……
4.B站 哔哩哔哩网站
倒退1年半,我都不会举例B站,但现在真的今非昔比了。
5.喜马拉雅
今年很多人用这个,朋友圈遍地都是,确实不错的。
你好,康哥来说下,上海知名互联网公司如下:
一、拼多多
拼多多隶属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致力于为最广大用户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有趣互动购物体验的“新电子商务”平台。
拼多多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对现有商品流通环节进行重构,持续降低社会资源的损耗,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创立4年,拼多多平台已汇聚4.832亿年度活跃买家和360多万活跃商户,平台年交易额超过7091亿元,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
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二、小红书
小红书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由毛文超和瞿芳于2013年在上海创立,致力于让全世界的好生活触手可及。在小红书,用户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标记生活点滴。截至2019年3月,小红书用户数超过2.2亿,并持续快速增长,其中70%用户是90后。
三、饿了么
”饿了么”2008年创立于上海,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平台。截至目前,饿了么在线外卖交易平台已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130万家,用户量达2.6亿
2018年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饿了么和口碑会师合并组成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使命是“重新定义城市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口碑专注到店消费服务,饿了么专注到家生活服务。两者将共同推动本地生活市场的数字化,让线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截至2018年12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覆盖676个城市和上千个县,活跃商户数350万,活跃骑手数66.7万人。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王磊(花名昆阳)担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并兼任饿了么CEO。
四、携程网
携程旅行网创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中国上海,员工超过30000人,目前公司已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厦门、重庆、青岛、武汉、三亚、南通等95个境内城市,新加坡、首尔、香港等22个境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在中国南通、苏格兰爱丁堡设立服务联络中心。
今日的携程,在线旅行服务市场居领先地位,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旅游集团,目前是全球市值第二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
另外,还有盛大网络,巨人网络,游族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