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韩德虎,薛仁贵,徐达,年羹尧,他们的成就、功绩怎么排名_晋国赵氏为啥惨遭灭门
卫青,韩德虎,薛仁贵,徐达,年羹尧,他们的成就、功绩怎么排名
卫青、韩德虎、薛仁贵、徐达、年羹尧、他们的成就,功绩怎么排名?
这几位都是在不同朝代最有突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咱们先走进历史在论功名。
〈一〉卫青:
卫青(?一公元前106年),字仲卿,西汉,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从此揭开了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了河朔、河套地区,击败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
卫青善以战养战,用兵敢于突袭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施恩,深得官兵敬受,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一代名将卫青:从奴隶到将军再到当朝驸马的传奇人生。
久隶行伍间,尚在偏禆下。
寒霜生铁衣,秋风劲弓弝。
执鞭乃吾分,窘辱何须讶。
卫青亦人奴,敢遽辞鞭骂。
明张元凯《边词五首》
(一)卫青亦人奴
西汉时期,驸马平阳侯家里有奴婢名叫“卫媼",传说那奴婢生的“美貌如花",已经嫁为人妇的她已为夫家生下了一男三女四个孩子,第三个女儿就是后来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
那卫子夫的母亲因为天生的貌美丽质,虽然已经是人生了四个孩子的“半老徐娘”,但仍然是“风韵犹存"。
某天平阳侯家来了一位名叫“郑季"的县吏,是来帮平阳侯做事的。
那郑季本身就是个好色之徒,每天不好好做事,而在平阳侯家里瞎溜达。
这溜达来溜达去还真的溜出了惊喜!他发现了卫子夫的母亲,立刻被眼前的“丽质美女"给迷住了。
于是找寻找各种机会和理由去接近泡这个“大美女",那个“卫媪"本身就是个奴婢,忽然之间被被一个县级干部“县吏大人"仰慕追求,真的是“受宠若惊”啊!你想在一个奴婢的眼里县上的大官那要比起村官和乡镇干部是要高贵的多,所以卫媪就和县上来的官员郑季搞到了一起。
于是这二人各为所需的开始了私密的“偷情约会"于是就出生了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大将“卫青"。
由于是私生子,卫青也只能随母姓。
卫青的母亲是个卑贱的奴婢,家境不好且非常贫寒,无奈之下,也就将卫青送给了他的生父郑季抚养。
那个县级干部(县级大吏)郑季本来就是贪恋卫媪的美色,在他心里那是更本没有把一个地位低下且卑贱的奴婢放在心上,更没把这个因一夜纵情快活而出生的私生子当回事,他也是不太情愿,很勉强的接受了卫青。
他对这个一夜纵情而搞出来的私生子从心里还是非常的岐视,所以在他眼里卫青就是个来讨债的讨债鬼,所以他就把卫青当小奴仆一样对待,就让他去放羊,地位连家里的佣人都不如,所以卫青在郑家的身份和地位就是小奴隶。
郑季妻妾们生的孩子都欺负会年幼的卫青,没有一个把卫青当当成自已的亲兄弟,在他们眼里卫青就是个小家奴,可怜年龄幼小的卫青离开了母亲原本就很无助,再加上亲生父亲及其家人对他的做法,对年幼的卫青心里伤害那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
在屈辱、孤独、无助中长大的卫青,却学会了一样以后对他有很大帮助的“本事"哪就是坚强与“忍耐”。
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与事业发展上,得到了很大的帮助,也是促被他实现人生梦想的最大动力的源泉,他的成功正是得益与此。
卫青稍微长大点后,也确实在也忍受了哪无尽的屈辱与痛苦的折磨,此时已懂事的卫青决定走出了哪个根本不属于他的家庭,从此彻底的离开了哪个更本不把他人看待的大院,回到了他母亲的身边。至此卫青开始了幸福的生活,虽然家里的生活依然是很贫穷的,但是生活在母亲及姐姐身边的卫青从此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
卫青成年后,随母亲在驸马平阳侯曹寿家做了一名骑马随从,专门保护曹寿的妻子平阳公主。
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此时是平阳侯家中的歌舞妓,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那卫子夫的长相随了她的母亲卫媪,那出落的也是非常的漂亮,可称的上是貌美如花的绝色美人,真可谓人间花一朵,貌美惊天下,卫青也是在姐姐卫子夫帮助和影响下,一步步的走走向了他人生梦想的最大成就与辉煌。
汉武帝刘彻有一年去灞上扫墓归来,路过平阳侯家,平阳侯夫妇热情接待,并献上了歌舞表演。
在歌舞的表演过程中,刘彻就被卫子夫婀娜多姿的表演所深深的吸引,于是当晚就宠幸了卫子夫,
不久卫子夫即被汉武帝接进宫中,卫青也沾姐姐的光被安排在建章宫当差,从此卫青的人生道路也开始了转变。
卫子夫被接进宫中后,就被刘彻忘记了,在宫中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
一年多以后,刘彻突然想起宫中还有个大美人卫子夫,于是又开始宠幸卫子夫,不久卫子夫就怀孕了。
刘彻的皇后“金屋藏娇"的得名者…陈阿娇皇后,在得知卫子夫怀孕后,那是又嫉妒又害怕,她害怕卫子夫一但生下个男婴会影响到自已的地位,(陈阿娇一直末能生育子女属不孕症)于是陈皇后就找理由并派人抓捕了卫青,想用杀掉卫青的手段来刺激卫子夫使其流产。
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得知此消息后,焦急万分、立刻召集部下劫了大牢,卫青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汉武帝刘彻知道这件事后,是非常的震怒,随即升卫子夫做了“夫人”,同时又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卫。
当然了,卫子夫也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为汉武帝刘彻生下了一位太子,也使得自身的地位更加的牢固了。
卫青成为建章监以后,也就随侍在了皇帝的身边,并深得汉武帝刘彻的信任,后又被升至太中大夫。
由于在那个县干部(县级大吏)家中的痛苦而非人的经历,养成了卫青隐忍内敛的性格,为人处事、不张、不傲,做任何事情都是非常的有分寸,因此深得汉武帝的赏识。
不久汉武帝又升卫青坐上了车骑将军的位置,卫青人生辉煌之路也就从此开始了。
这一年匈奴来犯,匈奴骑兵的彪悍和凶猛一直以来都是令中原王朝头痛的大事,为了挡住匈奴的来犯,汉武帝刘彻立即派卫青带领一支部队,随同另外三支部队夹击围攻来犯的匈奴骑兵部队,卫青没有辜负汉武帝刘彻的希望奋勇杀敌以报皇帝的知遇之恩,在卫青的努力拼杀下成功的打败了来犯的匈奴骑兵部队,这也是汉朝开疆立国以来头一次打败了强悍的匈奴骑兵,汉武帝刘彻是喜出望外非常的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其它三支部队都是惨败而归,只有卫青带领的这支部队是大获全胜而回!
从这一战役的胜利之中,就不难看出卫青其实就是一个天生的将才,而汉武帝刘彻也是慧眼识英才,为大汉帝国的掘起,也是真正的在尽心尽力,卫青的出现才使汉武帝刘彻振兴大汉的雄心和梦想得以实现。
也正是卫青的英勇善战成就了汉武帝的伟业,从此大汉帝国的威名传扬天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负胜名的王朝之一,而汉民族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壮大,在卫青的影响下所有官兵都自愿“赴汤蹈火”为大汉而战,汉朝由此进入了全盛时期。
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自从生下皇太子后,一直深受汉武帝刘彻的宠爱,再加上卫青为汉王朝做出的具大贡献等其它原因,汉武帝刘彻废掉了原皇后,也就是那个金屋藏娇得美名的陈阿娇,并改立卫子夫为汉帝国的皇后,至此卫子夫也就走上了她人生的辉煌,并名留青史。
而此时的卫青以非往日的卫青了,卫青不断的率部队对匈奴展开了强势的战略打击,彻底的打掉了匈奴勇猛之气,并且多次立下了狠大的功劳,至此匈奴之患在卫青的打击下以不复存在,汉朝北部的边疆的安全得到了巩固。
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卫青俘虏了匈奴士兵数千人,还夺取了匈奴的牲畜100多万头,并为大汉收回了大片的土地!
汉武帝闻报那自然是非常的高兴,当即下旨将卫青夺回的士地全部赏赐给了卫青,并且封卫青为“长平侯"。
在这里还得要说一下平阳公主,也就是在卫青被封为“长平侯”的那一年死了老公曹寿的平阳公主考虑再嫁,当时就有很多人劝平阳公主嫁给卫青,而平阳公主考虑到卫青一家曾是其家奴仆,要是嫁给卫青的话,有辱其高贵公主的身份,而来人又说.卫青现在以是地位高贵之人了,目前再也没有比卫青更合适的人选了,平阳公主思前想后考虑再三,也觉得卫青合适。
汉武帝刘彻得知其姐平阳公主的心思后,为了姐姐的幸福,就下诏书命令卫青迎娶平阳公主,卫青尊诏娶了平阳公主为妻,此时的卫青也就成了汉武帝刘彻的姐夫,真的是谐大欢喜,好事连连,更有意思的是原本奴婢出身的卫青一跃而成了汉武帝刘彻的姐夫,真是天大的造化。
下面我们就说下一位韩擒虎。
〈二〉韩擒虎:
韩擒虎(538年一592年12月26日),愿名韩擒豹,汉族,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人。
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
容仪魁伟,颇有胆略,爱好读书。
初仕北周时,任都督、合州剌史,封新义郡公,随军平定北齐,屡次挫败陈国进犯。
开皇元年(581年),任庐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庐江,作好灭陈准备。
开皇八年(588年),作为先锋将军攻打陈国,率兵夜渡长江,袭占采石,政克姑孰,进军新林,攻破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虏陈后主陈叔宝。
因功勋卓著,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封寿光县公。
后以行军总管屯兵金城,防御突厥,拜凉州总管。
开皇十二年(592年),去世,年五十五岁。
韩擒虎,是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八州剌史韩雄的长子。
韩擒虎出生时,正值韩雄春风得意之时,本着虎父无犬子的理念,韩雄为出生的大儿子起名韩擒豹,能擒豹子的了哪也是非常了得之人。
而这个儿子韩擒豹在十三岁那年竟然生擒了一只猛虎,这下可是给韩雄长了脸了,于是韩雄就把大儿子的名子改为韩擒虎。
韩擒虎年少时,性情豪迈,以智勇双全而著称,他身材魁梧,威武有气质,大有英雄豪杰之气。
他喜欢读书,对于经史子集和诸子百家也都略知一二。
十三岁时便能生擒猛虎、可见其的神勇。
后来在战场上的表现、那更是勇猛无比。
隋文帝大举伐陈,以韩擒虎为先锋,他率领五百精兵夜渡长江,袭占采石,半日内攻克姑孰,紧接着进军新林,随后入朱雀门,占领建康,俘虏了后主陈叔宝。
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
关于韩擒虎相貌有多威武,史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突厥来朝拜时,隋文帝对突厥使臣们说;你们听说江南有陈国天子吗?“他们回答说…听说过"。
于是隋文帝就让待从领着突厥使臣们来到了韩擒虎的面前,介绍道;“这就是活捉陈国天子的韩将军”。
此时韩擒虎狠狠地看了他们一眼,吓得那些使臣们浑身发抖,没有一个敢抬头正眼看韩擒虎的。
作为一个大将军,相貌威武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韩擒虎大将军死后居然做了阎罗王。
记载这些的是唐朝魏征主持编撰的官方正史,而非野史。
据《隋书》记载;韩擒虎垂危之际,邻居老太太看见他的门下仪仗很盛大,队伍浩浩荡荡,同王宫一样,老妇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那些士卒,士卒之中有人回答说;“我们来迎接大王"。然后仪仗队就忽然不见了。
有个人病得很厉害,恍恍恍惚惚地走到韩擒虎家说要拜见大王。
韩府的人问他要见什么王?那人回答说;“阎罗王"。
韩擒虎的手下侍从认为那个人胡说八道,想打他,被韩擒虎制止了。
韩擒虎说,“我生前做到了上柱国,死后能做阎罗王,这已经很满足了”。
几天之后韩擒虎便病死了。
《二十四史》多讳言鬼神,而韩擒虎死后做阎罗王的传说,竟被记载了进去,可见在初唐时对这一传说还是认可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这一记载到底真假几何,现在也无法验证,就当它是一个有记载的传说吧。
下一个人物应该是薛仁贵了吧。
〈三〉薛仁贵
薛仁贵(614年一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败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失、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时年七十岁。
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今已佚。
薛仁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能让敌人在末开战之时就下马跪拜的将军,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铁勒酋长比粟毒伙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唐高宗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兵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
当时铁勒九姓拥兵十几万,凭借天山之地利,企图与大唐雄师一决胜负。
他们派出数十位骁勇骑士出马挑战,眨眼间,就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胆寒之下,铁勒人下马投降,放弃了抵抗。
其实,铁勒人投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此次忤逆大唐,只不过是群情激愤下的一时冲动。
铁勒高层到普通士兵,大多都抱有侥幸心理,只不过是想通过叛乱来要协唐朝政府做出让步,也就是想要求自治管理吧,当然了这种行为也潜在这分离的意识,历史以经无数次的验证了这个道理,
第二是铁勒各部并不团结,互不统属,且各自为政,他们那里是大唐正规军的对手,所以朝廷的军队一到,他们感觉到害怕了,所以就乖乖的投降了。
显庆二年(657年)闰月,右屯卫将军苏定方进军西突厥,征付反叛的阿史那贺鲁。
薛仁贵上疏说;臣听说师出无名,所以战事不会有成功。
明示天下敌人是贱寇,那么才有可能降服敌人。
现在泥熟依仗一向拥有才干,不愿屈居贺鲁之下,结果被贼寇击破,妻儿子女都被俘虏。
汉兵之中有在贺鲁诸部落得到被击破的泥熟等人的家眷人口,将要把他们充入贱籍,处置方式是妥当的取回并且送还给泥熟等人,仍然一样赏赐。
那么即同情怜悯了泥熟等人无枉被攻打的事件,又让百姓明白清楚贺鲁等部性如贼寇,知道陛下恩泽广布。
李治听取了他的意见,派遣人搜索贺鲁部的人送了回去,于是泥熟部的人请求跟随唐军效命。
显庆四年(659年),薛仁贵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与高句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
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谢者无不应弦倒地,
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
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将其生擒。
十二月,薛仁贵又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士,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薛仁贵征战一生大小战役不计其数,选了几个供大家阅看,以后有时间专门描述一下薛仁贵将军的一生。
主要成就
薛仁贵自唐太宗贞观(627年一649年)末投军,在安市城击破高句丽。
显庆三年(658年),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再次击败高句丽军。
次年与高句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石城等地。
十二月,在黑山击败契丹,擒获契丹王阿卜固,
龙朔元年(661年)大败九姓铁勒。
乾封元年(666年),参与灭亡高句丽。
永淳元年(682年),又于云州之战击破突厥。
那么下一个就是徐达将军了。
〈四〉徐达(1332年一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微风阳)人。
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
从南略定远,取和州。
渡江攻城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
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
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徐达共有4子3女。
徐达死后,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
幻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他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后被明成祖追封为定国公。
一门两公,在明代也就是徐达这一家。
徐达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于燕王朱棣,次女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
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徐妃被册立为皇后,徐家之恩隆更是非同一般。
徐达有孙9人,其中四子徐增寿的儿子徐茂先,娶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长女兰阳郡主为妻。
大概与周王的封地在开封有关,徐茂先在开封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府第,人称“徐府"。
徐家三世皆为王爵,徐府自然十分豪华。
据资料记载,当年的徐府金丁朱户,大门两旁挂着“春王正朔千载,开国元勋第一家”的对联,门楣上悬着“大功坊”的匾额,气度非凡。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开封)。
继在塔儿湾(在今河南偃师境)大败元兵5万,迫元梁王阿鲁温投降,河南平。
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
五月,趁朱元璋低汴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
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属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
会诸军于临清(今属山东),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属北京),迫元顺帝北走。
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
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今河南沁阳)等地。
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
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I8骑遁,俘降4万人,克太原,占山西。
洪武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
洪武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俘元王公及手下将领8.6万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城区内有烽火点将台原址一座)。
次年,镇守北平(今北京),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
洪武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骑兵分路出塞征北元。
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遇元军伏击,丧师万余(一说数万)。
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刺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
还军北平,戍守边防。
徐达的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治军严整,功高不矜,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
朱元璋誉之为“万里长城”。
下一位将军也是最后一位将军年羹尧。
〈五〉年羹尧
年羹尧(1679年一1726年),汉族,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
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微省怀远县)人,后改隶属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集高官显爵于一身。
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了西藏叛乱,率清军平息了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I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的特殊宠遇。
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I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年羹尧是近代一个很悲催的历史人物,他为大清朝那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假如年羹尧能把持好的话,他也是能善终的。
他到后来所作的一切激起了群臣的不满,就连雍正帝也被他的那些不良行为激怒了,最后落了个不好的结局。
总之年羹尧确实是一员能征善战的良将,假如不是锋芒大露的话,雍正帝也不会对他痛下杀手的,年羹尧的最大贡献就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并稳定保障了边疆安全,也是近代历史上的有功之人。
以上就是历史名将的排名顺序,我看这个排名无需在从新更改了,因为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从以上将军的个人资料分析来看,最能战的就是卫青将军,他面对的可是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武装力量。而最勇猛的就是韩擒虎将军,带了五百兵卒渡江作战并直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并生擒了后主陈叔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第二个人能作到的,并且这个韩擒虎将军可不敢不敬,他可是阎罗王呀!哈哈.开个小玩笑。而最能打的就是薛仁贵将军,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常常是一怒就独闯敌阵,这一点也是没有那个将军身上能具备的,就是一个能战武艺高强且胆大的将军。而最有战略战术的就是徐达将军,他打仗.打的就是战术,而且是每战必胜,虽然他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但是强悍的蒙古军队到元未早以不复存在了,所以那时的元朝军队早丧失了英勇作战的勇气,以没有了战斗力,所以徐达将军也只能称得上是战略战术打得好的将军。而运气最不好的就是年羹尧将军了,你想雍正对你那么信任,你对其他官僚无理也就罢了,搞到最后连皇帝你也敢得罪,最后雍正也是在无奈之下才下的手,不过也给足了年羹尧面子,从九十多条罪状里就找出了三十多条死罪你不死,雍正也没法向众大臣交待,按大清律法年羹尧犯的罪应灭九族并处以凌迟,雍正下旨赐自尽也确实是在最后帮了年羹尧一把,应为年羹尧的功劳还是不小的。
对历史人物要本着尊重历史的角度去论说,以上本人的一点看法,也许有出入,欢迎指正,谢谢。
谢谢你的邀答,祝你快乐。
就论出身除了韩德虎,其他都是最底层的!若论他们的历史意义来说,卫青当属首席,卫青开启了驱逐匈奴的战幕,即使后来的战神霍去病也是跟着卫青学习的兵法与战术。从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汉朝的领土,并影响了后期的汉朝将领对匈奴的作战方针,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匈奴西迁,很长时间匈奴都未曾踏进中原一步,从国家历史意义层面来说卫青贡献最大。
而题主所说的韩德虎历史并没有此人,想必题主应该问的是韩擒虎,韩擒虎此人是有的,出生于将门世家,军事兵法战术我认为比卫青都要高,成名于隋朝年间,生擒后陈皇帝,传说后来的大唐名将李靖也是跟他学的兵法,帮助杨坚建立了大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韩擒虎与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的徐达可放在同一位置,甚至徐达要逊色韩擒虎一些,隋朝与明朝都是在乱世群雄中诞生,也可以说隋朝建立的困难度要胜于明朝,而徐达虽然也是对外族作战,但是却不彻底,而韩擒虎的大名却让当时的胡族胆战心惊。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可以说智勇兼备,但将威还没有威胁到让外族后怕的地步。
最后的就是年羹尧了,此人治军甚严,军事都要逊色以上的人物,更关键的是年羹尧不知道急流勇退之术,落得个身败名裂,贡献也就是为雍正平叛,帮助雍正在朝中稳固了帝位。论其军事,单就政治不会明哲保身之道就不如薛仁贵。
所以说排列应该是卫青,韩擒虎,徐达,薛仁贵,年羹尧。!
晋国赵氏为啥惨遭灭门
晋国赵氏惨遭灭门之灾,皆缘自小人陷害。
叙述赵氏横遭灾祸前,先聊聊晋国赵氏的家世。
春秋晋之赵氏,始兴于叔带。周幽王无道,叔带遂离周投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自叔带后,赵宗益兴;五世而至赵夙。晋献公十六年(前661),献公率师攻打耿(今山西河津市东南)、霍(今山西霍州市西南)、魏(今山西芮城县)三国,赵夙为献公驾御戎车。献公灭三国,即以耿地赐予赵夙为食邑,以为大夫。赵氏跃升为晋国贵族。
赵夙之孙赵衰事晋公子重耳,追随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并助其返回晋国即王位,复助晋文公重耳成就霸业,且与晋文公结成连襟,赵氏势力渐强。
赵衰之子赵盾承父业,任中军帅,制定法令,执掌国政,专晋之国政二十年。
赵盾子赵朔娶晋成公姐庄姬(一说为成公女、景公姐)为夫人。
简述了赵氏家世,再说说赵氏惨遭灭门之因。
赵氏灭门之因,历来有两种版本:《左传》为一说;《史记•赵世家》为另一说。
《左传》记载:赵朔娶晋成公姐姐(一说女)为妻,称赵庄姬。赵同、赵括(赵屏)、赵婴皆为赵朔的叔父。庄姬与赵婴私通,赵同、赵括发现哥哥赵婴乱伦,怒而将其逐出家门,赵婴投奔齐国。叔公加情夫赵婴被赶走,庄姬寂寞难耐,深恨多管闲事的赵同、赵括,便向景公诬陷二赵意欲谋反。景公听了姑母(姐姐)的“举发”,不大相信,便求证于栾氏、郤氏。同为晋国世家大族的栾、郤对赵氏久怀不满,遂作了伪证,证实庄姬所言属实。前583年,晋景公诛杀赵同、赵括等赵氏,赵武随母亲庄姬生活在王宫中。韩厥请求景公立赵武为赵氏之后,允准;后赵武为晋卿,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
《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前597年),司寇屠岸贾得宠于晋景公,见赵氏兴盛,嫉妒日深,便思谋着诛除赵氏。屠岸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道:“灵公被杀,赵盾即使不知,还是祸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以此煽惑诸将对赵氏的不满,为诛赵作铺垫。
大臣韩厥劝说屠岸贾不成,料定赵氏必有灭顶之灾,连夜赶到下宫催促赵朔赶快逃命。赵朔不肯,将产期将至的妻子庄姬托付给韩厥,请其保住赵氏一脉骨血;韩厥郑重承诺。赵庄姬怀着遗腹子回到娘家——公宫中躲了起来。
屠岸贾没有请示晋景公便擅自下狠手了“——(屠岸)贾未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氏惨遭灭门,接下来便是流传千古、老少皆知的“赵氏孤儿”的故事了,不再啰嗦了。
赵氏惨遭灭门的原因、时间等皆截然不同。兹依据史书,写出赵氏惨遭灭门的两种原因,供诸君品评。史家认为《史记•赵世家》“赵氏孤儿”版的赵氏灭门之事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