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日常的宫廷零食都有什么种类

5天前 (03-08 15:18)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8864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77290
  • 回复0
楼主

慈禧日常的宫廷零食都有什么种类

 酥炸玉兰花就是慈禧太后最爱的一道宫廷小吃,其做法也不难。把玉兰花花瓣清洗干净,在花瓣上裹一层薄薄的蛋液衣,炸至松脆可口,便可食用,喜欢甜口的就放糖,喜欢咸的可以放盐和胡椒粉,咸甜随已哦,味道都不错的。

慈禧最喜欢的是奶制品,她经常住颐和园,颐和园里就有一个专门做奶制品的膳房,据说能做一百多道奶点心,奶酷,奶干,奶饽饽,都是她常吃的,另外还有些民间小吃,像豌豆黄的改良版,豌豆黄、芸豆卷,驴打滚,小窝头,肉沫烧饼,比民间做得细致一点,个头小一点。

慈禧日常的宫廷零食都有什么种类

慈禧非常注重养生,经常吃珍珠粉,还每天含化人参。她胃不好,很少吃水果,皇宫御膳房就将各季节所产的水果,分类泡在蜂蜜里,制成蜜饯,好让慈禧随时食用。慈禧还爱吃用栗子粉和玉米粉做的小窝头。

御医李德昌特意为慈禧开出了“八珍糕”的食疗方案——就是用人参、茯苓、莲子、薏仁,山药等八种补益性药物制成糕点,做工精细,香甜可口。慈禧吃过后非常喜欢,还将八珍糕作为常备药物常年食用,直到晚年,从不间断。

慈禧日常的宫廷零食都有什么种类

政治上拥有至高权力的慈禧太后,为何生活中喜欢各种零食?哪种零食是她的最爱?西逃路上,什么又是她最爱的美食?

慈禧垂帘听政以后,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可她没有用这些权力去治理国家,反而一味追求个人享受,毫不顾及天下百姓的疾苦。就拿零食来说吧,她每次喝茶前,都要上十几盘零食,您说她一个人哪能吃得了呀?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组盛装零食的圆盒,为您讲讲慈禧的零食。

慈禧日常的宫廷零食都有什么种类

紫禁城内的储秀宫,是慈禧常年居住的寝宫,在她日常休息的条山炕上,总是摆着一个小炕桌,炕桌上的小捧盒里,盛装着各种宫廷特制的蜜饯。

今天,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红漆描金桃式攒盒、画珐琅缠枝莲八宝攒(cuán)盒、淡黄地粉彩花卉纹攒盒,以及充满喜庆色彩的龙凤纹圆盒, 就是当年慈禧用来盛装零食的器具。

每次打开这些零食盒子,慈禧不拣酸的,也不挑特别甜的,只吃那些酸甜适中的桃脯和苹果脯。

我们今天说的北京果脯,实际上跟清代宫廷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清代入关之前呢,在东北这一带,以采摘、渔猎为生,夏天吃不完的水果就用蜂蜜把它泡起来,保持原味,又不爱坏,这个习惯一直带到了关内,就是历代在秋天要用鲜果做一批果脯,泡在蜂蜜里做,每年都要在年底年三十这天,摆出来很多做为贡品。不但是北方有,南方也要进一些,南蜜枣,南柑橘。后妃们喜欢吃,慈禧也不例外。由于吃的这个蜜饯比较多,摄取的蜂蜜和水果比较多,对她的养目保肝都有好处。

慈禧因为肠胃不好,晚年时很少吃水果,用水果制成的蜜饯,就成为慈禧经常食用的零食。在清代宫廷,零食小吃的历史由来已久,不仅慈禧爱吃零食,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历朝皇帝,也都会适时享用美味的零食小吃,这一饮食习惯,源于一种特殊的用餐制度。

清代宫廷的饮食习惯是一天两餐,两正餐,早晨九点吃早膳,下午一点多钟开始吃晚膳,但是在两正餐以后,要有两次酒膳,这是在乾隆那时候的规矩,因为他要喝酒,档案记载得比较丰富,到慈禧这时候呢,没见慈禧喝酒,但两次小吃那是肯定的,她在这个时候要吃一点零食,喝一点粥啊,汤啊,吃点点心。

特殊的用餐制度,催生了清宫零食的发展。据清代宫女回忆,清宫的零碎小吃非常有名,秋冬的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简直是精美极了。

暑热天气里,慈禧午觉醒来,宫女们照例会给她呈上甜碗子。甜碗子是一种消暑小吃,有甜瓜果藕、百合莲子、杏仁豆腐等等。甜瓜果藕,并不是简单地把甜瓜切了配果藕,而是把新采上来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后,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

偶尔,慈禧也会用甜碗子赏赐宫女。夏天的一个清晨,李莲英给慈禧送来了两笼子鸟,慈禧从中选出了两只最满意的,舒适地靠在倚枕上,听着鸟叫。然而,慈禧的两只缅甸猫大白和二白,看到鸟后,再也不肯安心睡觉了。看猫的宫女娟子和翠儿,就跪下对慈禧说:“启禀老祖宗,我们请李总管给看着猫。”

李总管就是李莲英。慈禧一听这话就乐了,知道这是两个丫头在给李莲英出难题呢。于是微笑着说:“娟子,翠儿看好大白,二白,回头我有赏。”

随后,慈禧吩咐寿膳房送些甜碗子来。很快,四名太监把四副盖碗捧到慈禧面前,那是四副精致的瓷盖碗,每副有托碟、碗、盖和小银勺。慈禧指哪个,太监就打开哪一个,略微尝一尝,就赏给宫女了。

甜碗子再好吃,慈禧也不多吃,因为她肠胃不好,不能贪凉。但有一样东西,她就管不住自己了,那就是糖食。慈禧曾经说,我喜欢糖食,甚至超过对肉的喜爱。她每餐饭前,必吃糖食,每次喝茶,也一定要吃糖食。关于她吃糖食的故事,听起来都非常令人吃惊。

糖食,是糖制食品的总称。慈禧每次吃的糖食都非常丰富,有蜂蜜花生、核桃粘[zhān]、花生粘[zhān]、苹果软糖、菠萝软糖、水晶软糖、芝麻南糖、冰糖核桃等等,据曾经侍奉她的女官德龄回忆,有一次她为了搬运慈禧喝茶前吃的糖食,一连搬了九次,每次拿两盘。吃剩下的糖食,她就赏给宫眷们吃。

对于吃剩下的糖食,慈禧也非常珍重。有一次,宫眷们因为忙碌,忘了吃慈禧赏赐的糖食,放在走廊里的糖食,被几名太监给偷吃了。慈禧恰好看到了这一幕,生气地命人把糖食重新拿回来,查问都有谁偷吃了糖食,并克扣了偷吃糖食的太监们三个月的工资。

在慈禧喜欢的糖食中,苏州的粽子糖闻名于世。

慈禧晚年脾胃不和,就向全国招聘医生,据传说,苏州有个叫曹沧州的医生,他被选中了到宫里为老佛爷治病,当时曹医生就想,去见老佛爷,要带一点苏州的土特产,所以他就带了两种,一种是苏州的丝织品,再有他就带了苏州很有名的一家糖果店,叫采芝斋产的一种粽子糖,就是糖熬好以后,把松子仁剥了皮以后裹在里面。结果慈禧看到这个糖以后,很高兴,就问这叫什么糖果,曹医生就说是粽子糖,结果他一紧张把粽子说成了“众子糖”,因为清代晚期,同治和光绪都没有后代,宫里头冷清人少,结果一听,众,人多,就很高兴,让人拿过来尝一尝,结果香香的,甜甜的,就提笔赞道“半片药店”,心里一高兴,很长时间不吃饭,就有胃口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适当吃些糖食,可以保护肝脏;过量食用,则可能危害健康。慈禧很注重饮食养生,但只有吃糖食这件事,她由着性子任意享用。

慈禧最喜欢的是奶制品,她经常住颐和园,颐和园里就有一个专门做奶制品的膳房,据说能做一百多道奶点心,奶酷,奶干,奶饽饽,都是她常吃的,另外还有些传说是慈禧吃的仿膳小吃,像豌豆黄,驴打滚,小窝头,肉沫烧饼,说这是宫里传出来的,其实也是引进的民间小吃,她尝以后好吃,让厨师做的,做出来以后只不过比民间做得细致一点,个头小一点。

慈禧锦衣玉食,每天的零食换着花样吃。做糖食和点心的厨师更是想尽办法讨她的欢心,研究制作各种美味的零食小吃。其中,慈禧喜爱的肉沫烧饼的由来,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肉沫烧饼,实际上叫圆梦烧饼,慈禧晚年肠胃不好,所以吃东西没味道,所以厨师也很着急,因为每顿饭,慈禧吃了哪个饭,厨师就很高兴,要是哪个菜原封不动端下来呢,这个厨师就得考虑了,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想尽办法让慈禧多吃。有一个做面点厨师就做了一种烧饼,做得特别小,卷上麻酱,结果做烧饼的时候不小心把油碗打翻了,油溅到烙烧饼的锅里去了,他没洗锅就把烧饼烙出来了,做了以后慈禧吃着特别可口,很好吃,她就觉得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慈禧就问,这是谁做的,当时这个厨师特别紧张,还以为脑袋要搬家了,没想到慈禧赏他四两银子,烧饼非常好吃,心里一下子踏实起来,当慈禧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种烧饼呢?他说这是圆梦烧饼,你吃了以后好梦成真。这样就把这个烧饼流传下来了。

享受惯了荣华富贵的慈禧,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一路上风餐露宿,别说零食,吃饭都成了问题。这个时候的慈禧太后,真是狼狈极了,一路上只能以豇豆和煮玉米充饥。走到河北省怀来县时,终于可以吃到豆粥和咸菜了,却因为没有筷子,只好用秫秸[shú jiē]杆来吃饭。

喝完豆粥,慈禧可能没有吃饱,于是有些难为情地跟怀来县令说:“能找几个鸡蛋来,才好!”县官非常为难,当时兵慌马乱,各家各户人都跑了,上哪儿去弄鸡蛋呢?没办法,县令只好挨家挨户去翻,终于在一家抽屉里找到了五个鸡蛋,煮好后献给了慈禧。慈禧对这种平时在宫里不屑一顾的食物,竟然一口气吃了三个鸡蛋。

您看这慈禧老佛爷,平日做威做福,只管享受美食,关键时刻,却把家国丢在身后,只落得以豆粥、咸菜充饥。

1884年,慈禧发动政变,大权在握,一直到去年的1908年,慈禧都可以称得上是大清权势第一人,慈禧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一方面她支持洋务运动,一方面丧权辱国,说句直男的话,慈禧真的是把女人的矛盾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慈禧有很多争议,但是其穷奢极欲却是众人公认的。最为夸装的莫过于吃西瓜,夏天慈禧每天居然要吃两百多个西瓜,当然不是她吃完的,而是每个西瓜慈禧只吃一口,对,和很多影视剧表现的一样,慈禧确实是有每道菜每个东西只吃一口的习惯。慈禧用膳的规制和皇帝类似,数量上,每日两顿正餐,照规定需上100碗不同的菜肴。另有两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平常总在40至50碗左右。整个清朝历史上,也就乾隆和慈禧是每顿饭要上百道菜的。

慈禧的日常零食种类很多,但因为太后肠胃不好,而且清廷的饮食习惯是正餐为早膳(早6时至7时)和晚膳(午12时至下午2时),晚上6时另有一次晚点。所以慈禧其实零食吃的并不多,曾在慈禧身边任职人女官德龄,在她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一书中,对慈禧有下列评语:"……每天有两餐是规定的'正餐',在这两次正餐上,便得按照规定,把那一百碗菜齐齐整整地端上来了。除掉这两次正餐之外,还有两次小吃,即称小吃,当然不会再像正餐一般的富丽了。可是皇太后总是不过分随便的。所以每次小吃,至少也有二十碗菜,平常总是在四五十碗左右。" 当然,慈禧吃不了这么多,"……至多不过三四品,余下的那些,或即弃去,或女官、宫女和那些上级的太监们依次享用。"

种类:果脯蜜饯;甜品如甜瓜果藕、百合莲子、杏仁豆腐等等;糖食,有蜂蜜花生、核桃粘[zhān]、花生粘[zhān]、苹果软糖、菠萝软糖、水晶软糖、芝麻南糖、冰糖核桃等等,其余的但凡听说民间有什么好吃的,也自会叫御膳房来做出更精细的。

要说最喜欢的应该是奶制品,慈禧曾经专门辟出一个膳房来给她做奶制品。

另外,慈禧饮食上居然还喜欢吃臭豆腐,最爱的主菜是鸭子,尤其是鸭皮。

国宝档案有一期专门写过慈禧的零食,网上可以搜到,不嫌麻烦也可以去看看。我总觉得,有钱有势到了慈禧,也没什么真正喜欢不喜欢了。

时拾史事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阿珂

现在的北京果脯和宫廷有很大关系。清朝入关之前以采摘渔猎为生,夏天吃不完的水果用蜂蜜泡起来制成蜜饯,这个习惯一直带到关内。慈禧喜欢吃酸甜适中的桃脯和苹果脯,由于在这些蜜饯零食中摄取水果和蜂蜜比较多,对慈禧的养目保肝都有很好的作用。

慈禧因为肠胃不好,晚年时很少吃水果。用蜂蜜制成的蜜饯就成为慈禧经常食用的零食。清代宫廷的饮食习惯是一天两餐,两正餐:早上九点是早膳,下午一点多是晚膳。其他时间都是零食、糖粥、点心以供使用。

夏天午睡起床后,宫女们会给慈禧盛上“甜碗子”。这是一种消暑小吃,有甜瓜果藕、百合莲子、杏仁豆腐等等。甜瓜果藕并不是简单的把甜瓜切了配果藕,而是把新采上来的果藕嫩芽切成薄片吗,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了后塞进藕片冰镇了吃。偶尔,慈禧也会用甜碗子赏赐宫女。慈禧由于肠胃不好,不能贪凉。甜碗子再好吃也不过是尝一尝就赏给宫女了。但是慈禧对糖食的爱好超过了对肉的喜爱。

慈禧每次吃的糖食都非常丰富,有蜂蜜花生、桃仁粘、花生粘、苹果软糖、菠萝软糖、水晶软糖、芝麻南糖、冰糖核桃等等。宫廷女官德龄回忆,她有一次帮助搬运慈禧吃的糖食,来回跑了九趟,每次搬两盘。吃剩下的糖食大多都赏给宫眷。有一次慈禧赏赐给宫眷的糖食被小太监偷吃,恰好被慈禧看见。小太监因而受到罚了三个月俸银的惩罚。

慈禧常驻的颐和园有一个专门的奶制品膳房,据说能做一百多道奶点心。像奶酪、奶干、奶饽饽或者其他奶制品。慈禧还常吃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肉末烧饼等。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作者

PS.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慈禧太后晚年的另一嗜好—喜食胡桃阿胶。《清宫叙闻》倒是切实记载说:“西太后爱食胡桃阿胶膏,故老年皮肤滑腻。”

想尝尝胡桃阿胶膏,这里也有制作方法:最常见的构成是,红枣(去核)500克,胡桃肉、黑芝麻(炒熟)、桂圆肉各150克,阿胶、冰糖各250克,黄酒500克。

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分两步:先将红枣、胡桃肉、黑芝麻、桂圆肉研成细末;阿胶浸于黄酒中10天,然后与酒千毫置于陶瓷容器中隔水而蒸,使阿胶完全融化,再加入红枣、胡桃肉、黑芝麻、桂圆肉细末,搅拌均匀,加入冰糖融化即可。

此膏为护肤美容珍品,具有补肾养血、润肤美容功效。如此简约易行,爱美女士不妨信手为之。长期服用,或许也来个“铅华洗尽依丰盈,鱼落荷叶珠难停”,青春风采长在。

据史料记载,慈禧日常最爱吃的宫廷零食就是: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

当年慈禧也都老大不小了,一个是牙口不好,二来一年四季对水果都有需求。当年可没冰箱来零度保鲜,所以御厨们就想出个法子:将四季产的水果,分门别类地泡在蜂蜜里保存,这样密封状态下,水果果真可以保存半年之久了。

后来随着皇宫的技术部门刻苦专研保存难题,通过煮制等工艺,终于产生了最初的果脯!

再后来,果脯的制作方法从皇宫流传到民间,天资聪颖的劳动人民制成了桃、杏、梨、苹果的果脯以及金丝蜜枣。在这个时期,果脯和蜜饯这两种零食也有了详细的区分:用鲜果去皮去核切块切片后,经糖泡烘干制成的果脯,以及是用浓糖浆、蜂蜜等浸渍后制成的蜜饯。

据《宫女谈往录》里的记载,蜜饯果脯被誉为清末的“紫禁城第一零食”。

聊完了慈禧的最爱,现在再说果脯蜜饯的今生,虽然北京果脯在今天更多时候成为一种北京当地土特产的存在!但不可否认,你在每年的某个时候依然会想感受一番它满口的甜蜜。

据说,北京果脯现在还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序也提高到接近30道,洗果、挖核、去皮、拧形......说实话,这么多麻烦的工艺要换成我来做,我只想说一声——

看央视的一款纪录片介绍:制作一锅果脯,从投料到制成成品出厂,需要三天时间。

最后,果脯蜜饯代表生活过得甜甜蜜蜜!祝大家万事如家!

慈禧太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是出了名的,为了能吃得更顺口些,便在宫里给自己单独成立一个小厨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膳房。我们现在吃到的很多宫廷美食,都是从西膳房流传至民间的。西膳房的机构设置基本仿照宫廷御膳房,有荤局、素局、饭局、挂炉局和点心局。其中的点心局和饽饽局正是负责出品老佛爷日常爱吃的小零食,比如萨其马、钟果条、芸豆卷、驴打滚等,都在此列。

都说女人吃甜点会有另一个胃,从慈禧太后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此言不虚。在她统治的48年中,众多的御厨里有一位御厨谢二,应该是其最宠爱的面点师傅了,据说他有两样拿手的美食,颇得老佛爷的心意。一个叫油性炸糕,从记载来看,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炸糕非常相似,也都是油和面,包馅儿后炸酥。跟今天的桂花豆沙馅不同,西膳房的炸糕馅儿是白糖、芝麻、山楂和少许奶油。齐如山说满人喜食奶油,咱们从老佛爷的炸糕里也可见一斑。说完了炸糕,再说说另外一个,就是烧麦。从记载上来看,谢二的烧麦皮薄馅鲜,用的是猪肉口蘑,从食材上来看,猪肉加口蘑既鲜美又不腻口,肯定是零食里的翘楚了。

除了上述的油性炸糕之外,还有松软香甜的小窝头、鲜美多汁的炸三角、粘糯细腻的爱窝窝、入口即化的豌豆黄、冰凉柔滑的糖蒸酥酪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很多小零食我们今天依然能够吃到,尽管和当年老佛爷所吃的还是小有差距,却仍然很值得尝一尝。

知乎一位大拿-龙泉,曾整理出皇城根下稻花香的特色糕点,而我们从现存的北京宫廷糕点里,可以看出,原来清皇室,他们点心的样子,

1、/ 山楂锅盔 /

稻香村的混糖糕点里挑一个最喜欢的,我想一定是 山楂锅盔!

浓浓的麦香味和酸甜适口山楂馅融合得非常好,偶尔还能嚼到极富口感的南瓜子仁儿。不必担心过甜或是饼体过油。锅盔这种食物起源于关中地区,因为像头盔而得此名。干硬耐嚼,是性价比非常高的干粮。稻香村这款糕点在形状上和正经锅盔有几分相似,口味上肯定是要“小资”很多了。

2、/ 莲蓉酥 /

馅料太甜了,但是皮非常好吃。

这款莲蓉酥内馅的质感和传统的广式莲蓉月饼非常相似:细腻、有浓郁的莲蓉香味,但就是太甜了。相比而言外皮倒是好吃,酥松又有很浓的麦香味。整体来说不出彩,但是买了也不是特别亏。

3、/ 豆沙酥 /

一口咬下去齁甜,早餐配牛奶或是无糖豆浆是不错的选择,整体味道无功无过。饼体较硬,烤制时顶层刷蛋液,但饼皮蛋香味、奶香味不重。皮的整体甜度不高,比较适口,不像一般混糖糕点的湿润口感,稻香村的混糖糕点普遍表皮油脂少,属于酥硬口感。豆沙馅非常甜,也非常细腻,能吃出豆香味,但并不浓郁。

4、/ 凤梨酥 /

虽然叫凤梨酥,但好像和凤梨并没有什么关系。凤梨馅呈淡黄色,纤维较多,但看得出主要是冬瓜起的作用,入口一股香精味,回味还有些发苦,可见果肉含量很少。凤梨酥里加冬瓜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台湾传统的凤梨酥中也要添加适量的冬瓜降低甜度和纤维感,也降低成本。至于不加冬瓜的“土凤梨酥”,则是近些年才活跃于市场的高阶产物。话说回来,虽然凤梨馅儿里加冬瓜很正常,但是稻香村这块实在太抖机灵了,反正我不买账。

5、/ 黄油枣泥饼 /

整体甜度比较适中,做早餐非常合适,枣泥爱好者应该会喜欢。饼皮没有刷蛋液,隔着皮也能闻到淡淡的枣泥香气。内馅枣泥有沙感,虽然甜度较高,但甜中带有淡淡的酸味和苦味,很是解腻。枣泥中添加了核桃碎粒,坚果香气比较足,味觉层次丰富。插句题外话,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枣泥饼,常被调侃为“老年人口味”,这么多年它还是一样好吃呀,一本满足。

6、/ 麻香酥 /

隔着饼皮就能闻到浓浓的黑芝麻香气,口味也是一样的好。芝麻内馅稍微有点干,没有油润感,但是调味非常好。不会过甜,能吃出淡淡的奶香味。随着咀嚼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黑芝麻特有的香气直冲鼻腔。喜欢!

7、/ 枣泥酥 /

这款是稻香村的枣泥制品,但这款的味道明显不如枣泥方酥。枣泥这东西,味道特别浓郁,不适合做特别大的馅儿,显得甜腻。外皮也不是酥松得入口即化,不甚喜欢。

8、/ 栗蓉酥 /

贝壳形状有点可爱,但可以说是非常难吃了。

饼皮是咸的,很硬——大概是放了好几个月的月饼的硬。内馅很甜腻,甚至有点粘牙,能尝到一点点的栗子香味,但是在如此诡异的口感之下,谁还有心情在意那一点点栗子香味?

9、/ 杏蓉饼 /没切开之前就能闻到浓浓的杏仁味,入口更加浓郁,不喜欢杏仁味道的人可能会嗷呜一声跑掉。口味不讨年轻人喜欢,老人可能接受度高些。皮呈金黄色,口感酥松。馅儿的味道比较奇怪,像是莲蓉加上了杏仁香精,有人说是固体露露,简直太恰当了。

10、/ 绿茶酥 /

整体还不错,闻起来比吃起来味道好。饼体是淡绿色的,一样的酥松,底部能闻到绿茶的清香味,可能是比较高级的绿茶香精吧。尝到现在有点饿了,加上绿茶的味道还挺吸引人,不由得咬了一大口,然后被齁得一蹦。刚入口不甜,随着绿茶的香气扩散会越来越甜。实在想吃的话,别配饮料了,就配白开水吧。

11、/ 金猪饼 /

看起来蠢蠢的,有一种“切爆猪头”的快感,吃起来甜度适中,属于不惊艳但也不会出错的点心,小孩子应该会喜欢。亮点在于饼皮里添加了蛋黄粉,吃起来能感受到明显的咸香,和南瓜馅的甜味中和得比较好。南瓜馅中规中矩,能吃到南瓜的香味。如果稻香村能出一种蛋黄饼,没有馅只有皮那种,我可能会给它送钱。

12、/ 南瓜饼 /

南瓜饼和山楂锅盔在我心里是典型的稻香村点心,所以每次路过都会各买上一块,我对它的喜爱可想而知。叫南瓜饼,其实南瓜的味道并不很重,但胜在不甜,非常适合嘴馋的时候吃上一点。客观地来说,味道不算优秀。

13、/ 状元饼 /

枣泥组又添一员大将!豆沙组和椰蓉组要加油了!毫无疑问,这是枣泥组实力最弱的选手。饼皮很硬很干,内馅不但没有坚果点缀,而且还有些粘牙。如果为了考试讨个好彩头可以买来尝尝,平常馋枣泥这口儿,还是买枣泥方酥吧。

14、/ 椰子酥 /

甜度比较低,相对于其他种类来讲,不嗜甜的人应该也可以接受。饼皮颜色很淡,属于稻香村糕点中的小清新品种。外皮不出彩,胜在椰子的清香味很足,香精味道也不太重,能吃到椰丝咯吱咯吱的口感。据说稻香村的椰子味点心都还不错,麦丰椰丝球的好评也很多。

15、/ 乌梅酥 /

吃过凤梨酥之后,对稻香村的果馅儿点心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乌梅酥也是毫无例外的难吃,内馅齁甜,能吃出明显的冬瓜感,乌梅本身的味道就不算讨喜,这么一来更是难以下咽。1分,当之无愧。顺便问一句,有人觉得乌梅酥好吃嘛?来来咱们交流一下,说不定性格互补呢。要我说,稻香村不如出个冬瓜系列好了,凤梨酥就叫“白金冬瓜酥”,乌梅酥就叫“黑金冬瓜酥”,苹果酥就叫“黄金冬瓜酥”。

16、/ 稻香通宝饼 /

豆沙馅,整体口感偏甜,外皮和内馅的融合度也不高,不推荐。

外皮呈金黄色,比金猪饼更硬,奶香味比较重。内馅的红豆能看到亮晶晶的豆皮。在豆馅的选择上,有人偏好除去豆皮的细腻款,有人钟爱能吃到豆皮的颗粒感,我是喜欢有豆皮的,感觉更像家里朴实的手作。这款点心的豆沙馅能隐约闻到蜂蜜味,虽然有点小惊喜,但却更加甜腻。如果取其“通宝”的寓意,过年的时候倒是值得一买,真为了好吃的话还是算了。

17、/ 香芋饼 /

实在是没什么味道的一个饼。不算太甜,饼皮也只是一般的酥松,可以肯定没有加香芋糖精,因为连假香芋味都没有……尝了很久甚至以为自己失去味觉了,最后不得不肯定,确实是没什么味道。饼皮有些厚,口感特别干。

18、/ 枣泥块 /

19、/ 麦丰椰丝球 /

非常期待的一款,味道也没让我失望。

金黄色的一个小圆球,湿润紧实。咬开没有内馅,但椰子味非常浓郁,每一口都是咯吱咯吱的椰丝,味道不会过甜,不管是当做零食还是早餐都非常适合。整袋卖,小巧的个头也不会让胃口小的姑娘有吃不完的担忧。

20、/ 雨水望春蜜饼 /

切开能闻到浓浓的蜂蜜味和淡淡的柚子味,大概是固体的蜂蜜柚子茶。饼皮比较硬,入口柚子的清香非常明显,也能咬到柚子果肉和腌渍的柚子皮,味道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也太!甜!了!吧!简直是突破天际的甜,不是特别嗜甜的人肯定很难接受。

21、/ 山楂酥饼 /

如果你吃过老北京的自来红月饼,并为之倾倒的话,这款你一定会很爱。

馅料用酸甜的山楂馅代替了传统的白糖,口感更妙。自来红和自来白都是传统京式月饼,自来红是烫面制成的,自来白则是冷水面团,所以呈现不同颜色,内馅以五仁居多。

和先前尝过的混糖糕点不一样,山楂酥饼的饼皮略有分层,但又不像酥皮那么纤薄,而是一种扎实的口感。山楂微酸开胃,惊喜的是馅料中添加了瓜子、核桃仁等坚果,大写的喜欢!

22、/ 龙福饼 /

非常美的紫薯馅料,整体甜度不高,整体入口特别干。外皮很干很硬,能看出是饼皮原料不同导致的,而不是保存不当。内馅也很硬,嚼起来有些黏牙。紫薯本身就是富含淀粉的食物,如果馅料不是湿软的质地,真的很难说是好吃,不及格。

23、/ 豌豆酥 /

饼皮微咸,内馅甜度有些高,能吃到豌豆的沙感,味道和红豆沙有些相似,反倒是和老北京点心豌豆黄的滋味大相径庭。

24、/ 芒果酥 /

如果不是为了测评我可能永远不会买的一款,但其实比起各种口味的冬瓜内馅,这款已经好很多了。非常奇怪,虽然苹果酥、乌梅酥、凤梨酥都是富含纤维的内馅,这款芒果酥确是某种豆类作为基底的口感,再掺上一点芒果香精。虽说不好吃,但也没有难吃得那么渗人。

25、/ 小豆包 /

和先前尝过的豆沙点心不太一样,我总能在小豆包里闻出一点枣泥味,但吃的时候又消失了。

26、/ 黑糖红枣饼 /

有些过甜,但不算难吃。

表皮红糖味很重,比较硬脆,嚼起来不算太甜,比较适口。值得一提的是红枣内馅,区别于其他枣泥制品,它的质地不算细腻,能吃到细微的枣皮,但很软糯。也能吃到枣肉的纤维感,很特别。本枣泥爱好者给它点赞!

27、/ 苹果酥 /

能吃到明显的果肉纤维,馅料也不过分甜腻,总体是高于期望值的。受过了凤梨酥的摧残,一度并不想吃这个,下了狠心咬一口,比凤梨酥好点有限。馅料酸酸的,能吃到苹果香精的味道,不过味道还算真实。但是答应我,有钱咱还是别吃它了。

28、/ 枣泥方酥 /

本枣泥爱好者觉得,这款比黄油枣泥饼更好吃。馅料中还是带有细碎的坚果,口感非常丰富。最出彩的地方在于饼皮,白白嫩嫩,表面也没有油脂,非常干爽。口感酥松,会掉细碎的渣渣,像在吃不腻人的曲奇。好吃!

29、/ 法式松饼 /终于找到个没有馅的。

能吃到非常少量的椰蓉,咸味比较重,酥松感也不十分明显,甜味比较重,算不得好吃。

网上搜集大量图,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0
回帖

慈禧日常的宫廷零食都有什么种类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