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孝感工资低但是消费高

2周前 (03-05 20:51)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9070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81415
  • 回复0
楼主

为什么孝感工资低但是消费高

现在这都是很正常了,我们这里是县级市,工资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还有当地几家大型企业工资能超4000以上,基本也就2000到3000这样,还有存在大部不交射保的,还有就是半挂车驾驶员也工资高,就是风险大

在北京呆了十年,真心觉得孝感消费畸形,每次回到孝感,朋友们请客吃饭,四五个人喝点啤酒吃个大排档买个单少的时候得三百多,多的时候得五百多了,在北京像样的酒店吃个饭也就人均50.60吧,在北京能发给几千万上亿老板抽的玉溪烟在孝感没人接,在街上见到个熟人就掏出包40硬珍或者60的软珍黄鹤楼请你抽,坐个出租车师傅抽的也是20的红楼,得四个起步价,我老爸3K的退休金还抽个17的蓝楼,我在北京每次买也就包利群,回到孝感也只能硬着头皮买个40的放口袋里准备着,300块钱在大红楼、西单、动物园能买一身衣服,在孝感还买不到一件外套。正月初十来我家拜年的同事(我们约着第二天一起回北京)满城酒店给他订不到一间房,都是客满,只有在我家沙发上将就了一夜。打个麻将动不动就是个把月的薪水,我就不懂了,钱都是哪来的?

首先,从孝感产业结构分析:

孝感作为3、4线城市,还是以房地产,工业为主,农业为辅助发展的传统模式,在国家大战略,大背景下,人脉、关系、信息不对称的确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其他人群还是以打工为主,领着每个月的工资,虽不多,但也悠哉。

2:消费升级带来的购买欲望,增加了消费成本。

商家的误导性宣传,‘会消费,才会赚钱’,可是前提你得有钱啊!

小城市的攀比之风,不消费没面子,消费为王才是成功的象征。

3,啃老族,这些以拆二代,富二代…为主力军,呼朋唤友到处显摆消费,好好的刷了一把身在小城市的存在感,虚荣心

4,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过分溺爱,成了孩子买买买的顺理成章的理由。

听朋友说,在孝感的年轻人,抽烟一般都是40元一包的,走亲访友,参加宴会,不拿中华都不好意思抽烟。

孝感的消费是这样的吗?

孝感以前为四线城市,现在依附武汉,摇身一变,成三线城市了。三线四线也罢,工资标准是四线城市的标准,消费可一点不比一二线城市差,二三千元的工资,抽的是40的烟,打的是几十的卡五星,还三二天在外面吃过饭,K下歌,要么是一晃十年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要么啃父母恨不得渣就不留。还是怀念深圳打工的日子,一二线城市给人的是满满的正能量,而孝感,自己的故乡,给人的感觉就像个"别扭"的城市。不随波逐流吧,朋友会越来越少,随波逐流吧,口袋里空空如也,一个字累。

我老家就是孝感的,我来回答一下。孝感位于湖北东部,离武汉很近,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

曾经有人说孝感是武汉的亲戚,很形象,在一部分武汉人眼里当然是个乡下的穷亲戚。

人口530万左右,孝感的经济在全省处在第三梯队,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工业主要是轻工业和

重工业(以石膏和盐矿为基础的化学工业),这些工业最近几年都不是很景气,所以老百姓收入

都不高。

但是,孝感很大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是外出务工的,这些年在外赚了不少钱,所以政府

为政绩大力搞房地产,房价上涨很快!新区的房子已经在8000/平!外出打工的钱流入孝感,造成了输入型通胀,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个人感觉孝感的消费其实和武汉差不了多少了,房价的上涨又进一步造成了物价的上涨,同时工业和服务业又不发达,提供不了高收入的岗位。这样,就造成了低收入和高物价并存的现状。

孝感市下辖孝南区(孝感城区)、汉川市(代管县级)、安陆市(县级)、应城市(县级)、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毗邻省会武汉市,如今已是全国唯一县(市)县通铁路的地区。未来的孝感市,县市通高铁的比例也将达到60% !

孝感市属江汉平原延冲、向东北方向挤压而形成的。这些冲击平原地段是水陆交错,沟壑纵横,自然水系发达,也是湖北省内有名的粮食(水稻小麦)、油菜、棉花、渔业、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生产地。大悟县和孝昌县,邻近大别山西南麓,地形以丘陵俱多,适合种植茶叶、桃果等经济作物,可以补充其它县市的平原作物短板 !

另外,孝感西连荆门,北接随州,南插天门、仙桃,与生俱来就与这帮弟兄相处融洽、互通有无。孝感市还是北上广出入的中枢地带,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沪渝高铁(含西安方向)、汉十高速、京珠(香港)高速、G107国道等穿城而过,为孝感市民走向全国、让全国人走近孝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 ! 毫不夸张地说,坐拥鄂北交通枢纽的孝感人,打出生来的那一刻,就是吃四方、外向型的命 !

再则,孝感市的整体教学、教育、德孝文化等素质,还是蛮突出、颇有大将风范的,很多时候还真的不服外省郎 ! 呵呵,开个玩笑。在传统与现代相互渗透和取舍中,普通(指与供薪族相“反”)孝感市民,早就开展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整合运动 : 务农的,种田加养殖(植),闲时还可以就近找点家用钱。经商的,1976年后继承老一辈人跑河南、下汉口(泛指武汉)、出咸宁、走汉(川)沔(阳)、到重庆上海等的开拓传统,又逐渐开辟了四川(含重庆)、陕西、浙江、广州、云(南)贵(州)、山西等等,如今已是踏步南越(越南、缅甸)了 ! 你还真不要觉得奇怪。

东北、京津、新疆、早期的深(圳)广(州)和如今的云贵川地区,也都遍布着我孝感市泥水工(指建筑行业)市民的深深汗水和忘我的辛劳 !! 而所谓的打工仔(妹),南下广深、东莞等,东到沪杭(在此特指上海、江苏、浙江),也在全心全意地为家乡、为中国沿海兄弟省份的建设,默默地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 他们中一类是对口式的文凭持有者,一类是摸爬滚打的开拓者,一类是靠双手、靠热情的淘金者。从今年元旦孝感(仅孝感站、孝感东站)的客运量超过3万来说,足以证明孝感人在中国南方举足轻重的地位 !

在此我也斗胆几句 : 孝感(特指孝南区)一直是武汉的后花园一 一地连武汉(两城距40多公里)。孝汉(汉口)大道、孝武(武昌)大道就是为武汉而取的;孝感本土的大大批粮油、蔬菜、鱼虾、鸡鸭等,皆“服务”于大武汉(武汉人多嘴多销量大)了;孝感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凭着“最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东奔西闯的秉性,日子过得并不落魄,也鲜有捉襟见肘的。除非他本人另有他想…

很多时候,孝感城乡差别(生活、物质、精神、教育、医疗等)很小,同根同俗,全区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是挺高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七县(市)鼎立、各有千秋,这是孝感市的特色,也全孝感市人的骄傲,更是孝感不能入主三线“强”市、经常被嘲讽的又一缘由。

工资与消费不成正比,这不是孝感市本土的特产,而是我全中国的普遍现象。蛇大窟窿粗一 一北上广深等的工资、待遇高,但基本消费(耗)也高啊,好地段的房子,仍是令一般人望楼兴叹;在各个城市中,二般的人还是在为钱房奔劳,而大腕、土豪级的还是比比皆是 ! 所以,我并不赞成“为什么孝感的工资低但是消高”说法。在一个吃穿玩乐不太缺的孝感,借助同乡们从外埠转入、带进、留守、孝敬、挣来的大笔量资金,加之原有的劳动固有所得,去迎对必要的生活等开支,我觉得并不能“拖累”孝感多少。

内需扩大外需、外需带动内需。我想各个城市中讲排场、爱面子、装酷耍诈、爱玩乐、侃大山的情形很多,也算是通病,更是提高消费的"罪魁祸端“ ! 孝感人如果真把这些陋习改掉了,那低工资真的能实现高享受了 !!孝感市的父老乡亲们,全国的反"腐”倡廉友友们,你们说我写的对不对??

还是教育水平没跟上。以我应城所遇为证,虽说开行公交,那一上来就抢位置,连司机都无语。我是七零后,那时考初中全班五六十人,才考上二十不到,还分镇中(三八)和重点高中,考上高中更是凤毛鳞角。其次沿海产业转够,占了好多土地,开而不发。。。土地一卖,就"沸腾"起来了。。。唉。

感觉这些回答都没有回答在点上,消费水平高是因为孝感人虚荣爱面子?荆州人爱不爱面子?孝感一碗牛肉面12块的时候,荆州老城墙下面的面馆才7块。孝感离武汉太近,有些武汉商家过来开连锁,或者武汉人过来做门面生意,在吃的方面基本消费跟武汉拉平,另外孝感城市比较小,相对竞争压力不是那么大,也造成了物价偏高的现象,比如在孝感买衣服款式品牌少却不打折,比武汉贵,还有看电影也比武汉贵,房价现在被炒起来还不是因为离武汉近吗

0
回帖

为什么孝感工资低但是消费高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