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纺织行业怎么样
2019 年社零波动,实际社零累计增速去除节假日错位因素后持续向下,同时服装可选属性较强,弹性较大,在社零下行趋势中,下行幅度较大。(2)未来趋势:①工企利润累计增速 5 月复苏,有望推动 2020 年的人均收入复苏。②2019 年预计消费
仍将波动筑底,2020 年复苏。服装消费趋势:优选运动服饰、童装、高端运动休闲行业,左侧布局高端女装、家纺行业。(1)从消费周期理论看,优选必选消费属性行业。服装本身是可选消费品,其中运动服饰、童装必选属性更强,行业趋势性向下时往往波幅弹性更小。(2)从行业趋势角度,童装、运动、高端运动休闲均具备趋势性机会。童装中的大童装受益人口结构的滞后影响,仍处上升通道中,趋势向上;2014 年以来运动人群快速提升叠加政策支持,运动服饰维持高增长,同时因竞争空缺,高端运动休闲龙头企业发展较快。(3)左侧布局高端女装、家纺。一方面,高端女装可选属性较强、价格较高,在历次消费周期中弹性较大、启
动较早,在行业处在较低估值的情况下,建议提早布局;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住宅销售自 2018 年 H2 开始转正,并已上升约一年时间,二三线城市销售面积同比增速逐步回升
纺织不算朝阳行业。
织造和印染污染较大,环保是最大的问题。 上头查环保。前段时间是印染企业,这段时间矛头在织造企业。 最近,嘉兴那边喷水织机被大量关停。
我朋友说是要停一万台。如果织造出来的产量是300米/一天,那每天就会少300W米的胚布。一段时间下来,产量累积就不是小数目了。
另外,上头可能觉得工业用地太便宜了,赶走一些布工厂,顺带做房产。
目前来看,不可避免地,低档面料会涨价。
另外有一个趋势:无水印染技术会来。已经有不少大神在交流这方面的技术了。
至于新型的材料。
科技日新月异,新的事物层出不穷。你可以百度120种面料,来自未来。这是一篇文章,里面有好多新奇的。
如果在特定的场合才能用的面料,受众就有限了。比如抗静电防燃的 ,也是硬需求。
我更看好在原有面料基础上再有加功能性的面料:透气透湿防紫外线防臭等等等等,特别是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这些更容易流行开来。
无纺布的话,我不太了解。
按国内行情,复合型人才最稀缺。那些懂技术的面料业务,懂英语的面料业务都挺牛x。
以上。
纺织行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上游面料,棉花种植,中游纺纱,印染,下游设计加工生产成品。
国内环保导致了很多污染严重的印染企业关停或者转型,印染行业普遍因环保政策导致开关不足,订单排队却不敢接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环保转型必然的阵痛,汕头的练江污染导致了本地印染集中入园,进入印染中心,配套环保设备,过渡期三年内,三年时间淘汰掉中小落后企业。转型升级后的企业竞争力更强
下游生产行业内迁明显,招工难,订单不足,库存巨大,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贸易纠纷都是压制纺织行业外迁内地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因素。
产业升级,机器化,电商趋势化,技术面料升级,产品设计到终端零售时间缩短,快时尚等趋势是未来大势所趋。
纺织行业因审时度势,积极做出调整,以便适应市场变化。
在全球时尚产业减排的关键期,作为仅次于石化工业的第二大污染产业,时尚行业的绿色生产迫在眉睫。纺织工业每年向大气排放 1.22 至 29.3 亿吨二氧化碳,据估计,纺织品的生命周期(包括洗涤)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6.7%。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一直以来都是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之一,在推行低碳经济、倡导清洁生产的背景下,自然需要承担起降低碳排放的相应责任。在碳中和大背景及《巴黎协定》下,纺织服装产业链从原料来源甄别、新技术工艺开发到生产过程中的降耗提效等各个方面都在进行着更迭。不仅是终端产品零售企业要实现碳中和,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也需要作出相应改变。然而纺织产业链颇长,从纤维、纱线,到面料、印染,再到缝制等等,这也是为何全球时尚行业前200强品牌中,只有55%会公布年度碳足迹,仅19.5%选择披露供应链碳排放情况。
本次峰会以碳中和背景下纺织行业将如何推动双碳政策为基础,邀请相关政策法规部门,品牌商、零售商,纺织成衣制造商,材料供应商、非政府组织,咨询机构及可持续解决方案企业等为我们一起分享及交流可实践方法。百度搜索“2022全球纺织服装碳中和国际峰会”了解详情吧!
不知道你朋友现在开的两个厂是什么厂,织布厂,染厂,服装厂还是其他整理工厂?
1.如果是染厂那基本都是躺着赚钱,现在国家对环保要求很严格,染厂存在一定污染,基本都不会再批准了。市场存在着供需不平衡,基本不愁客户,旺季都愁客户太多货赶不出来。
2.织布厂一般开的比较多,这个受市场和上游原材料的影响比较大。但也很容易赚钱,价格合理,质量保证的厂,客户是从来不缺的,旺季时候断货也是常有的。在遇到市场低迷,淡季时候,纺织厂的成本就显得很大了,纺织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纺织链上比较高的,苏州这边要六七千,甚至更高。加上房租,机器折旧等等压力不小,很多人会选择租厂。
3.服装厂的话就比较难生存了,中国的人力成本已经不低了,服装厂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地方。中国好多服装厂已经逐渐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孟加拉等等。
4.其他纺织链上的后整理厂,我觉得你朋友开的可能性更大,这类厂的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可多可少,而且种类繁多,比如水洗厂,扎光厂,烫金厂,贴膜厂,涂层厂,数码印花,转移印花厂等等。因为厂多,竞争比较激烈,而且这些加工也不是纺织流程上必须的一个缓解,客户相对织布,染布来说显得少。
纺织也不是一个很难进入的行业,只要肯吃苦,多问问,掌握纺织的一个环节,一两年差不多了。但是未来自己倒是要想好,进入这行自己以后得发展,一直跟着朋友,还是自己创业?现在的纺织行业创业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开厂了。
这样说,现在纺织行业还是可以的,看你服务哪一方面,大部分都说纺织行业是夕阳产业,其实不是的,这要看你怎么看了
纺织整体可以分为两大块,服装和材料
服装就不说了,前景要看你的设计和知名度了
材料的话国内市场的主要是普通纱线和布料制造,大部分高科技纺织品都是差不多10年前的产品。和楼上说的一样,纺织这个行业不可能消失,只是现在光景不是很好。国际订单少,国内企业太多,竞争压力太大。走高科技路线的话基本要国外支持。
也可以现在主要做国外市场,国外发达国家对国内的轻工业还是非常欢迎的,只要做的够细致和精美,国外未尝不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个人现在在做跨境电商,其中一家店就是主要做国内的服饰,还有纺织品销量都是非常好的,而且从国内的电商平台上面拿去货物,在转到自己的店铺上去,中间的一个差价乘几倍样子。你要是想了解跨境电商,这方面的销路或者店铺运营的话,可以咨询关注我。
我有多年的行业经验,让我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行业趋势,纺织厂还是可以做的。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世界上每年大部分纺织品都来自中国。但是中国纺织行业似乎越来越不景气,很多人说,未来中国的纺织可能会被越南,孟加拉,印度等取代。在我看来,虽然纺织企业转移已经不可避免,但是说中国纺织会被其他国家取代,我觉得这是不准确的。
二、任何东西都是相通的,如果你开过店,正好也积累了管理经验,这个是可以运用在管理上的。但是开办纺织厂需要较大的投资,你入行要多考虑自己能不能承担起接下来的投资,技术人员的配置。毕竟这是两个大头。
欢迎关注我,老王漫谈是中国纱线网推出的爆款栏目,发布最新的纺织趣文,用多年的经验让你发现不一样的纺织,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惊喜等你~
二季度以来,受国内疫情反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更趋复杂等因素影响,纺织行业先后面临局部地区阶段性停工停产、物流运转不畅、原料价格高位上涨等风险挑战,生产经营情况有所波动。在内外市场需求转弱的背景下,行业景气度进入收缩区间,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渐趋平稳,企业产销逐步恢复,行业综合景气较一季度小幅回升。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情况,2022年二季度纺织行业景气指数为46.3,较今年一季度回升3.7个百分点。
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企业向东南亚转移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纺织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提高,以及环保政策趋严所带来的环保成本的增加,促使纺织行业生产成本不断走高,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企业纷纷通过不断将工厂/产能转移至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以或者非洲国家,以确保保证持续、可观的利润来源。在这一趋势下,国内纺织行业生产规模将日渐萎缩;同时由于生产成本以及转移成本过高,大量中小企业或将被市场淘汰,市场集中度有望提高。
事实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国内环保政策的趋严也增加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中国纺织行业的毛利率来看,2012年至今,行业毛利率总体呈明显下滑趋势,表明行业的盈利空间不断收窄,行业发展变得越来越无利可图。
另一方面,从中国纺织行业产成品来看,从2008年开始,行业产成品增速明显下滑,并在200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尽管2011年纺织业产成品出现回升,但未能持续,在随后多年间,产成品增速总体依然在下滑。结合纺织行业数量变动情况,总体来看,中国纺织业的生产规模正在大幅收缩。
企业产能大量转移至东南亚等地区,或将迎来新增长
综上可知,因劳动力成本以及环保等成本的上升,国内纺织行业景气度正处于下行过程。而此时,东南亚以及非洲一些国家却在人力成本端表现出明显优势,国内纺织业龙头鲁泰A、联发股份、百隆东方、华孚时尚、天虹纺织、成衣制造龙头申洲国际以及袜类龙头健盛集团等公司纷纷在这些地区进行产能扩张,部分企业的海外产能占比已经接近了40%,并仍在积极布局。可见,纺织(纺织服装)企业海外(东南亚和非洲等地)产能布局已是大势所趋。
未来对于纺织行业而言,除人工成本之外,海外产能布局也具备较高门槛,并随着我国对环保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等多个因素叠加会加剧行业格局的集中化。预计在集中化过程中行业格局将得到重构,此前高度分散、充斥大量低端产能、企业利润率低的局面将逐步改变,优质制造商的重要性和议价能力将随之提高。事实上,我国纺织企业中不乏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如鲁泰在色织布行业处于世界第一的优势地位),这些龙头企业正在不断布局海外,规模效应和经营管理能力优势未来将不断凸显;同时,龙头企业还可凭借规模体量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对上下游产业链环节整合实力,攫取更高利润,实现稳健且持续的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