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台风登陆倒计时!河南安徽预计6月16日有大暴雨,真的吗?
根据中国天气最新预报:目前菲律宾以东近海的地区出现了一个台风胚胎编号98W,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缓慢移动,从移动方向来看,台风逐渐靠近我国。
并会在12日的上午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上,然后逐渐向广东中部到海南东部一带沿海靠近,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2号台风“鹦鹉”,而且强度还会逐渐的增强,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预计会在14日的前后沿海登陆。
2号台风“鹦鹉”属于热带风暴级,英文名:Nuri(来源:马来西亚,意义:一种蓝色羽冠的鹦鹉),其中心位于阳江东南方约75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即北纬17.1度、东经117.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
由CIRA分析,2号台风鹦鹉的路径上虽然海温很高,但垂直风切变很大,发展潜力不高,并且HWRF模式已调弱鹦鹉,而到6月13日,河南部分地区降雨都基本结束,但在安徽的中部以及江苏中南部等部分地区还是会有大暴雨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三个地区的干旱情况,但“久旱逢甘雨”带来天气的巨大变化可能会导致河南北部地区的天气稍微差一些, 降雨在全面积上会覆盖不到。
到了6月14日的时候,暴雨或大暴雨的整体范围会缩小不少,降雨将会到达安徽中部、江苏南部、广东西南部以及广西的东南部等地局地,这些地区将会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再到6月15日,发生暴雨地区会进一步减少,暴雨也将只会发生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东部、江苏南部等地区。
华南入汛以来最强暴雨,与气候反常有关吗?
气象数据显示,5月11日,广西中南部、广东大部、福建南部以及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南部、广西西部和东南部、云南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局地特大暴雨。此次强降雨过程为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局地日降雨量或将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为此,华南多地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在气候异常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几乎人人谈气候色变,每每看到类似的气象灾害信息,总能引发无限遐想。尤其是遇到极端暴雨、极端干旱时,人们纷纷会与气候异常揣测在一起。确实,这么去联想无可厚非,毕竟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近些年国际上一直在倡导碳中和、碳达峰,试图延缓、阻止气候变暖的脚步,但效果差强人意,只在2020年疫情全球化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全世界工业生产放缓时碳排放有所降低,但随着疫情常态化,碳排放又回归到了高位水平,由此引发的极端天气令气候专家越来越无法琢磨。
或许在大部分人的理解中,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只是平均气温越来越高,但实际气候变暖影响的是整个气象系统,使地球上固定模式的三圈环流发生了改变,从而变得气候分布越来越不稳定。比如去年7月份发生在郑州的特大暴雨,发生在山西、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区的极端降雨,以及印度等南亚次大陆56度高温,北极圈内37度极端高温,就都掺杂有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