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来历和寓意传说?

18分钟前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3326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66522
  • 回复0
楼主

饺子的来历与寓意

“饺子”,又被称为“交子”,蕴含着“更岁交子,团圆福禄”的美好寓意,这一美食在农历新年和冬至等重要节日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同时也是中国北方省份全年常见的佳肴。

溯源而来,饺子可追溯至馄饨的演变,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它曾以多种名称示人,如“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自三国时期的“月牙馄饨”,到南北朝时期的“馄饨”,再到唐代的“偃月形馄饨”,以及宋代的“角子”,明朝元代的“扁食”,直至清代的“饺子”,名称虽变,但其独特的魅力却历久弥新。

饺子的起源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由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他目睹百姓在严冬中受冻,耳朵冻烂,便生起慈悲之心,他叫弟子搭棚派药,以羊肉和驱寒草药熬制“祛寒娇耳汤”,并加入形似耳朵的“娇耳”,传说食用后,身体会发热,耳朵很快便能痊愈,这一善举持续到年三十,而初一人们便开始仿制娇耳的模样,制作过年食物,并在初一早上食用,称之为“饺耳”、“饺子”。

据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所言,饺子最早大约出现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考古发现也证明,唐朝时期已经享用饺子了,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中更是发现了饺子实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饺子在元明时代被称为“扁食”,清代则称为“饽饽”,除夕包制水饺,则称为“煮饽饽”。

这一传统美食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更蕴含着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每当节日来临,一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无不透露出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饺子,已然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
回帖

饺子的来历和寓意传说?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