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鱼(又名长春鳊、长身鳊)、鲂鱼(包括团头鲂、三角鲂)在鱼苗阶段的食性一致,幼时的咽喉齿均为尖锥形,均以浮游生物为饵;随着鱼体长至10厘米左右,鲂鱼过渡为取食底栖甲壳类和水生昆虫幼体等;鳊鱼则喜食浮萍、芜萍、水草以及其他高等水生植物等饵料。
许多人常混淆武昌鱼与鳊鱼之间的差异,下面我们简单解析:
武昌鱼与鳊鱼简介
武昌鱼,即我们常说的团头鲂,属于鲤鱼的一种,而鳊鱼是鲂鱼、鳊鱼和团头鲂的统称,两者在外形上非常相似,但并非同一种鱼类,因此存在一定的区别。
形体区分
总体来看,武昌鱼的外观较为扁平,并且身体整体较高,形似菱形,鳊鱼则相对侧扁,总体不高,略显细长。
鱼嘴区分
武昌鱼的鱼嘴较宽且呈现弧形,鳊鱼的嘴则较为圆正,弧形更为明显。
鱼腹区分
武昌鱼的腹部仅在鱼鳍处有肉棱,其余部位无肉棱;鳊鱼的腹部则是完整的肉棱,从鱼鳍直至肛门。
尾巴区分
武昌鱼的尾巴较长且形状为长方形,尾部相对较窄;鳊鱼的尾巴长度较武昌鱼稍长,但仍保持菱形形状。
体重区分
武昌鱼通常比鳊鱼重,体重约为3000克;而鳊鱼则约2000克。
水层区分
武昌鱼倾向于静止于水域的底层,鳊鱼则更喜欢活动,常位于水面以下中下层。
身长区分
武昌鱼的身长约40厘米,鳊鱼相对较短,约30厘米。
体色区分
武昌鱼的颜色主体为银灰色并带有明显的条纹,而鳊鱼全身皆为银灰色,无额外条纹。
武昌鱼与鳊鱼在外形、大小、体色及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区分这两种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