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汤的好处?
疙瘩汤,是一道北方家常汤品,在山西太原、榆次地区称为拌汤,晋城一带称不烂汤,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鸡蛋、西红柿等。疙瘩汤里的汤可以是清水或排骨汤、鱼汤、骨头汤等。从饮食健康的角度而言,疙瘩汤更适合晚餐食用,因为面食类容易消化。
疙瘩汤可以做成素的蔬菜疙瘩汤,也可以做成有肉的荤疙瘩汤。用鸡蛋、肉类等做成的疙瘩汤特别适合脑力工作者,可以补充蛋白质。而对于身体虚弱、消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更适合清淡的、素的疙瘩汤,以鸡蛋、油麦菜、西红柿为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纤维素,能改变由于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食欲不振或经常有应酬喝酒的人也比较适合喝素疙瘩汤,而有肉的疙瘩汤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疙瘩汤
菜品典故
相传很久以前,一位老妇人去看望已嫁他乡的女儿,到了中午该做饭时,女儿却犯了难,按说母亲来了该做点儿好吃的孝敬母亲一番,可是母亲来的突然走的匆忙,吃了饭就要往回赶路,一来自己来不及准备,二来婆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这可做点儿啥呢?女儿灵机一动,有了办法。
她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白面盛到碗里,加入丁点儿的水,用筷子搅拌成小碎疙瘩糊进锅里,又搜寻一些土豆、萝卜、鸡蛋、大葱、香菜等放入锅内,煮熟后烹了一勺油花,加入盐等佐料,便做成了一锅不稠不稀香喷喷的汤饭,小心翼翼地端给娘亲要娘亲吃,不料母亲品尝后赞不绝口,女儿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母亲问女儿这叫啥饭,女儿说这是我来到婆家后学会做的饭,名叫“疙瘩汤”。
说起疙瘩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出生在北方的人可能印象最深了。那时,很多人家为了省事和节约,晚餐常常喝这道既算汤菜又算主食的疙瘩汤。如今疙瘩汤已走上了大雅之堂——很多大饭店都有,而且颇受顾客欢迎。我们现在吃到的疙瘩汤比原来记忆中疙瘩汤多了很多配料,如鸡蛋、香菇、肉(鸡肉、虾仁、鱿鱼、贝肉)油菜、西红柿、等,营养更丰富、味道更鲜美了。
疙瘩汤的营养价值在于,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在酸性环境中,维生素B族是比较稳定的,但加碱做面食时,这种稳定性会受到破坏。煮面条时,大量的营养素会流失到面汤中,煮饺子时,也会使部分营养素流失。而疙瘩汤可以使面粉中的多种营养素保存在汤中,可以很好地避免面食中营养的损失。所谓“原汤化原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疙瘩汤
疙瘩汤的具体做法是:
1.锅烧热后,加少许植物油烧热,将肉丝先放入锅内煸炒,再放入香菇丝煸炒至出香味(如果是素疙瘩汤就直接煸炒香菇丝,再把切好的西红柿煸炒),然后加两碗水(或排骨汤、鱼汤、骨头汤)烧开。
疙瘩汤
2.半碗面粉用凉水调成细细的面疙瘩备用。
3.水烧开后,将面疙瘩倒入锅内煮沸,加蛋和蔬菜,再次煮沸后,放入葱花,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
做面疙瘩时,水要一点点地倒入碗内,做到边倒水边不停地搅拌,而且一定要用凉水,这样面疙瘩才会做得又小又细,入锅即熟。疙瘩汤千万不要煮得时间太长,否则不但颜色不好看,而且吃起来口感也很差。
营养价值
鸡蛋
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5%。蛋白中约含蛋白质12%,主要是卵白蛋白。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铁等物质。
蛋黄多居于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蛋黄体积约全蛋的30%~32%,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为28.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一的卵磷脂。对人类的营养方面,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蛋黄内有胚盘。
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但是它还拥有8%的磷、4%的锌、4%的铁、12.6%的蛋白质、6%的维生素D、3%的维生素E、6%的维生素A、2%的维生素B、5%的维生素B2、4%的维生素B6。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它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复人体组织、形成新的组织、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
疙瘩汤
(1)蛋白质:鸡蛋含丰富的优质蛋白,每100克鸡蛋含13克蛋白质,两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50克鱼或瘦肉的蛋白质。鸡蛋蛋白质的消化率在牛奶、猪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是最高的。
(2)脂肪:每100克鸡蛋中含脂肪6克,大多集中在蛋黄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多,脂肪呈乳融状,易被人体吸收。(3)氨基酸:鸡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别丰富,而谷类和豆类都缺乏这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将鸡蛋与谷类或豆类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后两者的生物利用率。
疙瘩汤
(4)其他微营养素:鸡蛋还有其它重要的微营养素,如钾、钠、镁、磷,特别是蛋黄中的铁质达毫克/00克;蛋中的磷很丰富,但钙相对不足,所以,将奶类与鸡蛋共同食用可营养互补。鸡蛋中维生素A、B也很丰富。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为什么番茄总要搭配鸡蛋一起吃?
番茄我们这里叫洋柿子,也叫西红柿。
西红柿炒鸡蛋和西红柿鸡蛋汤,几乎是家家户户经常做的,也最受欢迎的饭菜了。
不管是刚学会走路的二岁幼童,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或是步入中年的你我,或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也许今天就享用了西红柿与鸡蛋的搭配!
为什么大家愿意这样搭配呢?我觉的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与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关系。
我小时候每到夏天是能吃几次西红柿的,母亲去卖菜,会用自家种的菜与卖西红柿的交换几斤,一般是当水果吃了。
但鸡蛋是吃不到的,几只鸡下一二个蛋是要攒着的,或卖或办其他正事,所以我儿时是没有鸡蛋与西红柿搭配的美食。
二,与颜色搭配有关系。
西红柿与鸡蛋做熟的菜,颜色好看。鸡蛋黄橙色的,西红柿红火火的颜色,很喜庆的感觉。
三,与味道有关系。
鸡蛋与热油碰撞出香味四散,西红柿的味道又酸甜适口,小孩就喜欢这样的味道。大人又勾起儿时的酸甜感觉。
四,与口感有关。
西红柿炒鸡蛋做好的话,鸡蛋是很软嫩的,西红柿是软,绵,满口起沙(咸鸭蛋黄的口感)的口感。
五,与营养成分有关。
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维C。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卵磷脂。
西红柿炒鸡蛋不但起到润肤的作用,还可以对血管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增强人体低抗力。
其实西红柿不与鸡蛋搭配也可做很多美食!
糖拌西红柿西红柿菠萝炒肉
西红柿溜牛肉,西红柿汤滑鱼片,西红柿青椒炒肉片……
今天为大家分享我做西红柿炒鸡蛋的心得!
主料:
西红柿二个(约四百克)鸡蛋三个
配料:
花生油六十克,盐五克,香葱末二十克,味精半克,
制作:
一,将西红柿洗净,在顶部用刀划一十字割破皮即可,锅内倒入热水,放入西红柿煮半分钟,翻个面再煮半分钟捞出,去皮切小块备用。
二,将鸡蛋打入碗中,搅匀。锅内倒入三十克油烧热,放十克葱炝锅,倒入蛋液用微火翻炒,约二十秒蛋己凝固,但很嫩快速盛出。
三,锅内倒三十克油烧热,放葱炝锅,倒入去皮切块的西红柿,放入盐翻炒五分钟(不愿吃软烂的可炒二分钟),锅内己出红油,
四,倒入炒好的鸡蛋,放味精,翻匀撒香葱末盛出。
欢迎喜欢的朋友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