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晋“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间是什么样的亲属关系?
汝南王司马亮是司马懿第四子,母亲是伏夫人,也就是说,他是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父。
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懿第九子,母亲是柏夫人,于是他也是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又是司马亮的异母弟,同时当然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父。
楚王司马玮是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 ,也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司马亮与司马伦都是他的叔祖父。
长沙王司马乂是司马炎第六子,成都王司马颖是司马炎第十六子,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可以参考楚王司马玮。
齐王司马冏是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因为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子,所以在宗法上他算是司马师的孙子,他也是司马炎之侄,司马衷的堂兄弟,论起来,司马亮与司马伦也是他的叔祖父。
河间王司马颙是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瑰之子 ,因此是司马师、司马昭、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的堂侄,司马炎的堂兄弟,司马衷的堂叔伯。
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之子,因此也是司马师、司马昭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的堂侄,司马炎的堂兄弟、司马衷的堂叔伯。
以辈分而论,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是一辈,也就是司马懿后的第一代,与司马师、司马昭平辈,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是一辈,也就是司马懿后的第二代,与晋武帝司马炎平辈;楚王司马玮、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冏是一辈,也就是司马懿后的第三代,与晋惠帝司马衷平辈。
然并卵,正是这些沾亲带故、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司马氏子弟互相争权夺利,人脑子打成狗脑子,把西晋王朝拖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八王之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是什么?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阶级内部的一次权力争夺,最终导致西晋国灭,拉开了五胡乱、南北朝分裂对峙的序幕,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古代史上无出其右者。
先回顾一波:
话说三国归晋以后,天下尽归司马氏,公元 290 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青史留名”的白痴,这样的白痴当然治理不好国家,也没用什么信服力,所以一些有野心的权臣与王室便开始了权力的争斗,晋武帝司马炎,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个白痴,凭他守不住司马氏的江山,所以在临死前下诏由司马衷外祖父, 外戚集团的太傅杨骏与宗室王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佐皇帝,司马炎原先的设想是一个外戚,一个皇族,这两个人肯定互不对付,只要他们一直在斗,那个傻儿子的江山就会平衡稳固,这是设想确实看起来还可以,可是司马炎一死,具体谁掌权,就由不得他了。
司马炎死后,太傅杨骏篡改了遗诏,把司马亮赶到了许昌,从此杨氏外戚大权独揽,主政朝廷,杨骏独揽朝政,除了傻皇帝稀里糊涂不介意以外,他的皇后还有其他司马家的宗亲又怎么能忍,于是皇后贾氏开始联合宗亲对付杨骏,元康元年(公元 291 年),贾后密诏都督荆州诸军事、楚王司马玮入京利用禁军的力量杀死了辅政大臣杨骏,让汝南王司马亮入京辅政,结果司马亮来了后跟贾后及其亲党多有不和,贾后又利用司马玮杀死了司马亮,又趁势以专杀之罪处死了司马玮,皇帝登基短短数月,他的皇后就先后杀了一位大臣和两位宗亲,把司马家的权力夺了过去,掌权九年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地位,贾后又逼杀了早已经废为庶人的太子司马遹。
这一杀,仿佛让人看到了400多年后大唐女皇武则天的影子,然而贾后终究没有成为武则天,司马家是出了名的鹰视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