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什么意思?
龙抬头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11个义项
中国世代相传节日
龙抬头(农历2月2),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世代相传节日。“龙”指的是2十8宿中的东方苍龙7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5 行属木,卦象为“震”;92在临卦互震里,表达 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气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1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龙抬头”,是指“青龙”7星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清醒,春天真的来了。
在北方,2月2又喊“龙抬头日”,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2月2的习俗。
从节气上说,农历2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进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勋。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2月2,龙抬头”之说。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2月2龙抬头的由来】民间传说,每逢农历2月初2,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喊“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2月2,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喊做“引田龙”。这1天,家家户户还要食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食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5 谷丰登”,以示吉庆。
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唤2月2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进宅厨,旋绕水缸,唤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2,春场记载:“2月2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2月2,龙抬头”这句谚语表达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1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2月2龙抬头的传说】农谚“2月2,龙抬头”,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往播雨。小龙贪玩,1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摘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有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清醒。所以俗话说“2月2,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2月2”还有1种说法喊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可能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3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1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1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1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挽救龙王,到处觅觅开花的金豆。到了第2年2月初2这1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往!”玉帝1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有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还是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2月2这1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2月2,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1个个大圆圈,将5 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5 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及 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食水饺喊食“龙耳”;食春饼喊食“龙鳞”;食面条喊食“龙须”;食米饭喊食“龙子”;食馄饨喊食“龙眼”。
这1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2月2,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2月2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躲。”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2月初2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热,农民辞别 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2月2”又喊做“上2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1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唤唤它了。
至于剪头发,则是因为正月内剪头不吉利,而1个月不理发又很难受,故大家都在正月过完后的2月初纷纷理发。
"龙"指的是2十8宿中的东方苍龙7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2月2),又称春耕节、农事节
在2月初,2月的月建为卯;"卯"是十2地支之1,5 行属木,卦象为"震";92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表达 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
"龙抬头"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万物生气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1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