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简单介绍?
关于除夕的来历有1个神话传说:相传有1只喊“夕”的怪兽,1到冬天就往4周村庄找食的,由于其凶猛反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扶老携幼,到4周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1年,村里来了1个年纪约78岁的小孩,他告诉村民多砍1些竹节放在家里,并在门外挂1块红布。
当夕到来时,人们把竹节扔进火堆里,竹节遇火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夕听到响声掉头就跑,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从此以后,人们在大年3十晚上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1年安宁。这种习俗1直流传下来,就成为了现在的“除夕”。
据巜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1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1个名称,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的来历及寓意?
古人在新年的前1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后又称除夕的前1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奠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7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世代相传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往和家人团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