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节日是什么?
中国彝族节日十分丰盛,有火把节、祭龙节、插花节、密枝节等,其中火把节是最为郑重的节日。彝族每年夏历6月2十4日前后举行的火把节,是各地彝族共同的世代相传节日。传说在古时候,天上、地上的两个大力神摔跤,天上的大力神因为无法忍受失败的结局,就放出害虫啃食地上的庄稼。彝族人民执火把驱虫,历代相传,因而成为祈求丰收的节日习俗。每逢火把节,彝族人都手持火把,绕着村寨田间游走,将松明火把插于田埂上,驱逐害虫。
火把节时,打黄伞的习俗盛行于4川凉山布挈、普格两地。女孩参与火把节时都会盛装妆扮,彝族多彩秀丽的盛装与艳丽如热阳的黄伞使节日更有魅力,使彝族女孩更加漂亮。
1、彝族年。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郑重的 世代相传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的时间不1,1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1月中下旬。
2、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的郑重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6月2十4日,历时3天。
3、祭山节。
黔西、滇东的 彝族在农历的3月3要过祭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1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
彝族的世代相传节日是什么节?
1、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世代相传节日,在每年的农历6月2十4日。火把节传说古时撒尼(彝族支系)百姓为了反抗1个残暴的土司而起义,为了庆贺胜利,把这1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1般欢度3天,头1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行摔跤、赛马、斗牛、竞船、拔河等丰盛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2、补年节:住在4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2月初十和十1日,还要过1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每当农历2月初十这天上午,各家各户都要预备1桌丰盛的团圆饭,然后由家庭主妇给自家男子敬1杯酒,接着全家共进午餐。到中午时,男人不论大小都集中到两位“麻公巴”家饮酒。
“麻公巴”据说是祖先打仗时首领的化身,人们在他家只饮酒不食饭。第2天,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舞坪上,由两位“麻公巴”领头,按“拉么”(老主人)和“萨南”(开腔人)划定的路线跳铜鼓舞。舞毕,“仰巴”(吹5 笙的人)再吹1阵5 笙,接着人们就地食午饭,大家互相敬酒,共庆佳节。
3、庆年节: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世代相传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
彝族的世代相传节日有彝族年、火把节、跳公节、补年节、赛装节、庆年节等。彝族村寨多为彝族聚居的大村寨,其服饰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征,比如凉山彝族世代相传服饰,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平时跣足,冬天穿麻鞋。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4省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6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