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字的演变过程?
“稼”,现代汉语规范1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ià,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6书中属于形声字。
“稼”的基本含义为种植谷物,亦泛指农业劳动,如稼穑、耕稼;引申含义为谷物,如庄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稼
仓颉码 hdjmo
释义 种植谷物,亦泛指农业劳动;谷物
部外笔画 10笔
平水韵 往声2十2祃
字源演变过程
“稼”,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会意字。从禾(庄稼),从家(家庭),在农业社会种植谷物往往是全家人1起从事的家中大事,家(jiā)兼表声。
本义是种植谷物,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秦系简牍时代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稼”。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稼的字源演变
稼的字源演变
详尽释义
拼音
jià
动词
种植5 谷
sow grains
稼桑
不稼不穑。——《诗·魏风·伐檀》
从事农业生产
be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好稼者众矣。——《荀子·解蔽》
名词
禾所结的果实
ear
9月筑城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7月》
谷物;庄稼
cereals;crops;grains
稼穑
稼生于野,而躲于仓。——《吕氏春秋》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古讶切【集韵】【韵会】居讶切【正韵】居亚切,音驾。种之曰稼,敛之曰穑。【书·洪范】土爰稼穑。
【疏】种穀曰稼,若嫁女之有所生然。【说文】禾之秀实爲稼,茎节爲禾。【诗·豳风】十月纳禾稼。
又【说文】1曰在野曰稼。
又【说文】1曰稼,家事也。
又叶古5 切,音鼓。【韩愈·送李愿序】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
又叶居贺切,音箇。【陆云诗】有奄萋萋,甜雨未播。黍稷方华,中田多稼。庭槐振藻,园桃阿那。【集韵】稼,或省作家。
说文解字
禾之秀实爲稼,茎节爲禾。从禾家声。1曰稼,家事也。1曰在野曰稼。古讶切。
说文解字注
禾之秀实爲稼。旣言秀又言实者、论语说也。谓禾之成曰稼也。甫田。曾孙之稼。笺云。稼、禾也。谓有稿者也。茎节爲禾。全体爲禾。浑言之也。聘礼禾3十车是也。
禹贡所谓总也。茎节爲禾。别于而言。析言之也。下文之秸秆也。从禾。家声。古讶切。古音在5 部。1曰稼、家事也。此取从家爲义。史记曰。5 穀蕃孰。穰穰满家。邠风。
8月其穫。谓禾可穫也。9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谓治于场而纳之囷仓也。此说与穑义略同。1曰在野曰稼。稼之言嫁也。
毛传曰。种之曰稼。周礼司稼注曰。种穀曰稼。如嫁女以有所生。此说与穑义别。吕览君守篇曰。后稷作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