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喊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1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进有1定的阻挡作用,1、双耳贴头富贵不愁刘恒:对面不见耳,这是谁家儿?
耳的特征?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喊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1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进有1定的阻挡作用。
1、双耳贴头富贵不愁
刘恒:对面不见耳,这是谁家儿?这句话的意思是,1个孩子站在你面前,看不到他的耳朵,也就是两个耳朵贴头,那么这样的孩子有聪明(聪明是显现出来的,聪明是聪明的前提)
2、耳大有轮祖业能存
耳朵大并且轮廓分明的(耳朵最外面的1层边缘称作耳廓,第2层的硬而凸起的称作耳伦)耳廓能够包住耳伦的,这样的耳朵面相人,聪明而且沉稳,做事不冲动,能够保守秘密,继承祖上产业,做人安分。
3、耳伦凸起有力
耳伦代表了1个人的个性与规矩,如果耳伦凸起的面相,则此人个性强烈,善于发明财富,并且在打理产业方面,亦有很强的能耐。
4、耳垂大小与财运
耳垂的大小与财运没有关系,因为耳垂只代表积存 财富,挣来的钱能够积攒下来,就要看耳垂面相,耳朵大而厚的,代表积存 金钱的能力佳。
人的耳朵有什么特征----------耳由外耳、中耳、内耳3部分构成。 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认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外耳包括:
耳廓:耳廓具有聚集和反射波的作用。外耳道
中耳包括:
鼓室:鼓室为含气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鼓室内有听骨、肌肉及韧带等,腔内均为粘膜所覆盖。鼓室外壁即为鼓膜。
内耳包括: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内耳道 、颅中窝 、颞骨岩部
耳是平声还是仄声?
耳拼音:ěr。
耳的基本释义: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外形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姓。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相关组词:耳朵、木耳、耳目、右耳、悦耳、耳食、耳垂、耳针、耳风、耳鼓。是仄声,按照平仄音律,汉字的12声为平声,34声为仄声,耳是3声读音,所以是仄声,例如耳朵,重耳,耳旁风,如雷贯耳中的耳都是3声。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喊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
耳是仄声,平声指现代汉语的12声,仄声指现代汉语的34声。
古代汉语的仄声是相对于平声说的,平声、上声、往声、进声,所以古代汉语中仄声指发音4声中的上、往、进3声。
ěr是仄声。
耳,现代汉语规范1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ěr,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6书中属于象形字。“耳”的基本含义为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如耳垂;引申含义为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耳”也常做动词,表达 听到,听说,如耳决(犹耳闻)。
仄声。
耳
ěr ㄦˇ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 像耳朵1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6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6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耳”是“仄”声。请看它的拼音ěr,它读第3声(折声)。
“耳”属象形字。字义大致有4:1、听觉器官;2、形如耳状之物;3、如耳壮分布两侧的东东;4、中国汉字部首之1。
耳是仄声。
耳汉语文字
耳(拼音:ěr)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耳的古字形像人的外耳,本义指听觉器官耳朵,引申指像耳的东西。耳在头两侧,故引申为位置在旁边的,如:耳房、耳门。耳在古代文献当中又用作动词,作闻、听解。“耳”的古音与“矣”相近,故又假借为文言语气词,表限止,相当于“而已”“罢了”,又可表达 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相当于“了”“啊”“也”。
耳在古代的意思?
、本义:耳朵
耳,主听也。——《说文》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
2、听觉,听力
如:耳识,耳性(记性);
3、耳状的东西
如:索耳;吊耳
4、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民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3首》
5、位置在两旁的
耳门;耳房;耳室
6、听到,听说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
7、附耳而语
如: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诚恳)
8、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9、表达 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3戒》
10、表达 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11、连词,表达 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