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诸”字是什么意思?诸的意思是什么?
诸有以下意思:1.众;许多,2.〈书〉“之于”或“之乎”的合音,3.(zhū)姓,关于诸的成语有:急张拘诸相关例句1.急张拘诸的众人捏了捏手中的冷汗,甚至有些胆小的人已经崩溃的哭了起来,1、诸的意思:诸~是指众,许多,之意,如诸位、诸君、诸月、诸侯、诸子百家,诸姓,古书上指“之于”或“之乎”的和音,如付诸实施、而后公诸社会、有诸乎,2、诸的组词:诸多、诸葛、诸如、诸如此类、诸宫调,3、所以,就是“诸”的意思,诸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诸”字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意思:经常用来作为敬语,表示尊敬和客气的态度。组词造句:诸位
6. 诸位看客,今晚这场演出将会带给你们别样的视觉和听觉盛宴。
7. 尊贵的诸位嘉宾,感谢你们莅临参加我们的活动,希望你们度过美好的时光。
8. 诸位朋友,我想和你们一同分享我最近的学习和成长经历。
“诸”字在文言文中有之于,之乎的意思。
一、字义
诸
1、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2、又如:诸问(问辩)。
3、 众;各。
4、又。
5、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
6、作定语,相当于“其”。
7、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8、 “之于”的合音。
9、 “之乎”的合音。
二、诸是一个多音字拼音是zhū chu。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诸”字在文言文中有之于,之乎的意思。
一、字义
诸
1、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2、又如:诸问(问辩)。
3、 众;各。
4、又。
5、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
6、作定语,相当于“其”。
7、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8、 “之于”的合音。
9、 “之乎”的合音。
二、诸是一个多音字拼音是zhū chu。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诸,辩也。从言,者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诸,辩论。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
三、组词
1、诸公zhū ɡōnɡ
众公卿。 诸多年老长者。泛称各位人士。
2、诸孤zhū ɡū
众孤儿。
3、诸侯
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必须服从王命,交纳贡赋和捍卫王室。在其封土内世袭占有封地及居民,世代掌握统治权。
4、诸加zhū jiā
指各种增加的祭品。
诸的意思是什么?
诸有以下意思:
1.众;许多。
2.〈书〉“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3.(zhū)姓。
关于诸的成语有:急张拘诸
相关例句
1.急张拘诸的众人捏了捏手中的冷汗,甚至有些胆小的人已经崩溃的哭了起来。
1、诸的意思:诸~是指众,许多,之意,如诸位、诸君、诸月、诸侯、诸子百家。诸姓。古书上指“之于”或“之乎”的和音,如付诸实施、而后公诸社会、有诸乎。2、诸的组词:诸多、诸葛、诸如、诸如此类、诸宫调。
3、所以,就是“诸”的意思。
诸是什么意思?
诸 (诸) zhū 众,许多:诸位。
诸君。诸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犹“之”:“能事诸乎?”。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姓。
文言文诸的意思?
“诸”在文言文中有这些意思:
1、形容词,众;各个。如“诸位”(各位)
2、代词,相当于“之”(它)。如《孟子·公孙丑》:“王如改诸,则心反予。”“改诸”就是“改之”。
3、代词兼介词。相当于“之于”两个字。如《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等于“君子求之于己。”
4、代词兼语气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之乎”。如《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诸?”等于“不识有之乎? ” 现代汉语有“甭”这个字,也是“不用”的兼词,是由于读快了出现的“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