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姓氏读gǒu,苟姓,作姓氏读轻声,圆通韵,春秋战国已有之,全国苟姓人口现约有4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26‰,为中国第225常见姓,约72%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湖北四省,其中四川省最多,约占全国苟姓人口的29%,姓氏来源:出自黄帝、舜帝的后人姓氏,1、苟作为姓,读作gǒu,2、因为读音难听,全国各地许多“苟”姓后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改姓申请,无独有偶,这样的改姓行为,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公布的一方墓志,就记录了这一过程,3、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而墓志的发现,则对姓氏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苟是你的意思吗?
姓氏苟字读gou还是jing?
苟姓氏读gǒu。
苟姓,作姓氏读轻声,圆通韵。春秋战国已有之,全国苟姓人口现约有4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26‰。为中国第225常见姓。约72%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湖北四省。其中四川省最多,约占全国苟姓人口的29%。姓氏来源:出自黄帝、舜帝的后人姓氏。
1、苟作为姓,读作gǒu。
2、因为读音难听,全国各地许多“苟”姓后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改姓申请。无独有偶,这样的改姓行为,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公布的一方墓志,就记录了这一过程。
3、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而墓志的发现,则对姓氏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苟是你的意思吗?
不是。
苟可作名词、形容词、副词。
用为名词时,可解释同本义,例如:苟,苟草也。
用为形容词时,可解作随便、轻率,如一丝不苟;贪求,例如苟利;卑下,如苟贱。
用作副词时,可解作姑且、暂且,例如:苟全性命;若、如果、假使,例如:苟富贵,无相忘。
不是你的意思。
“苟”字基本意思为草名,菜名;引申含义为随便,轻率,如:一丝不苟,在日常使用中,“苟”也作为姑且,暂且,如:苟延残喘。
造句1、黄老师虽然不苟言笑,却是个很和蔼的人。
2、韩熙载在夜宴活动中不苟言笑,神情严肃冷漠。
3、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
4、我的老师虽然不凶,然而不苟言笑,自然不算温柔;同桌虽然爱哭,毕竟也爱笑,自然算乐观。
5、他不苟言笑,大家觉得他有点“夏日可畏”,所以都敬而远之。
苟字是什么意思?
1,苟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gǒu。有如果、假使、马虎、随便之意。常用词有苟利国家生死以、一丝不苟、苟安一隅、苟存、苟合等。也是中国当代社会亚文化中的一个符号。;
2,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且偷生。;
3,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
4,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勿相忘"。;
5,代替姓"苟"。(此姓是因为最初电脑拼音输入法无法打出"芶"而临时更改的姓,其中还有一部分临时更改为"敬")非姓氏;
6,中国当代社会亚文化中的一个符号。通常这个符号被当做一首诗。;
7,由该字的亚文化含义以及"姑且"的含义引申出的"避战","保存实力"的含义:~一~,不要浪。
苟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gǒu。有如果、假使、马虎、随便之意。常用词有一丝不苟、苟安一隅、苟存、苟合等;诗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苟非吾之所有等。作姓氏时读作gu山东、山西等或Gòu(四川、重庆、贵州等皆为此读法,也写作芶)。
苟的意思:姑且,暂且:苟安。苟延残喘。苟且。
组词造句:苟且。
7. 在艰辛的环境下,他们不得不采取苟且的方式来保持自己身心的平衡。
8. 虽然面临巨大困难,但他们仍然选择苟且着生活,因为放弃也不是一个选择。
“苟”,普通话读音为ɡǒu,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苟”字基本含义为草名,菜名;引申含义为随便,轻率,如:一丝不苟。
在日常使用中,“苟”也作为姑且,暂且,如:苟延残喘。
拼音:gǒu 注音:ㄍㄡˇ 简体部首:艹,部外笔画:5,总笔画:8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5,总笔画:11 五笔:AQKF 仓颉:TPR 笔顺编号:12235251 四角号码:446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 82DF 基本释义 1、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 2、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 3、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 4、姓。苟姓。 详细释义 【名】 1、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同本义。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 【形】 随便,轻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又如: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贪求。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苟冒(贪求);苟欲(贪求;不正当的欲望);苟贪(贪求) 卑下。如:苟贱(卑鄙下贱);苟辞(诌媚之言)。 【副】 姑且;暂且。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为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匡谬正俗》。按,累呼曰苟且,单呼曰苟。 且苟而赋。——《国语·鲁语》 临财毋苟得。——《礼记·曲礼上》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苟全性命(暂时保全性命);苟简(苟且简略);苟止(苟且行事;勉强停止);苟且行止(不正当的行为);苟容(苟且依附。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求进取);苟免(苟且免于损害)。 【连】 若;如果;假使。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 苟公子相助,敢不如命!——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又如:苟或(假如;如果);苟能坚持,必将胜利。 另见gōu;jù 常用词语 苟刻、苟安、苟安一隅、苟存、苟合、苟合取容、苟活、苟且、苟且偷安、苟且偷生、苟全、苟指航、苟同、苟延、苟延性命、苟延残喘、苟延残息。苟指航1、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且偷生。2、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3、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4、代替姓“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