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B分级制度详解
ESRB,即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自1994年起由娱乐软件协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 ESA)设立,旨在为互动娱乐软件产品制定一套标准的定级系统,这一分级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特别是家长)提供关于电脑或视频游戏年龄适宜性的可靠指导。
ESRB采用以下标志对游戏进行分类,以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EC(Early Childhood)
此类别专为3岁或以上儿童设计,内容十分温和,不包含任何家长认为不适宜的内容。
E(Everyone)
适合6岁或以上玩家,可能含有极少幻想或适度暴力及轻度不良语言,小小大星球、GT赛车等。
E10+(Everyone 10+)
2005年4月新增的级别,针对10岁以上的玩家,内容以卡通级暴力为主,并含有最低限度的争议内容,如3D点阵英雄、乐高印第安纳琼斯等。
T(Teenager)
针对13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可能包含暴力、争议主题、粗鲁幽默等元素,许多游戏厂商会针对该年龄层制作游戏,因为该年龄段的游戏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M(Mature)
面向17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内容可能包含暴力、血腥、性、粗话等元素,例如战神、生化危机等游戏属于此级别。
AO(Adults Only)
仅限18岁及以上成人,包含强烈的暴力、血腥场面、明显的性和裸露场景,这一级别的游戏在主流游戏主机平台上较为罕见,多数出现在PC和MAC平台上。
当游戏还在前期宣传阶段,未获得最终定级时,会使用“RP(Rating Pending)”标志,这表示该游戏已向ESRB提交审定,正在等待最终定级。
这一分级制度不仅为家长提供了选择游戏的参考依据,也确保了游戏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明确的定级和内容描述,ESRB为消费者和游戏产业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