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即自动停盘机制,指当股指波动达到特定的熔点时,交易所将暂停交易以控制风险,具体而言,它是设定在某个合约达到涨跌停板之前的熔断价格,使得合约买卖报价仅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进行,熔断机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包括控制股票、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风险,规定单日价格波动幅度的限制;而狭义上则特指指数期货的“熔断”,因为其原理类似电路保险,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时,交易自动中断。
为什么会出现熔断?
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电力行业,当电路电压异常时,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保护设备,同样的道理,在金融市场中,当股市发生极端波动时,为了防止市场失控,熔断机制起到了缓冲作用,2015年6月,中国证监会开始酝酿熔断机制,2015年9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通知,同年1月4日,A股遭遇了历史上第一次熔断,两市双双低开后,沪指一度暴跌逾3%,午间,沪深300指数触及5%的熔断线,导致三所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此后,2016年1月7日再次经历熔断,这次则是因市场对锂电池需求的担忧,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同年1月7日晚,三大交易所宣布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锂电板块为何突然崩盘?
新能源电池板块的头部公司股价出现了持续下跌,甚至数天连跌,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钠离子电池即将面世的消息,据传多家电池巨头正在开发钠离子电池,预计不久将实现商业化,虽然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大规模生产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相比之下,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且资源有限,导致成本上升,而纳电池作为替代方案,原料来源更广泛、成本更低,一旦实现量产,其性价比将显著提高。
锂电池板块何去何从?
锂电池板块近期受到了市场高度关注和炒作,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机构参与,由于价格虚高,存在较大泡沫,市场回调也在预料之中,投资者需谨慎评估后期走势,保持理性投资态度,随着锂矿资源被全球主要玩家垄断,锂电池成本将进一步攀升,相较之下,纳电池因其低成本特性,未来有望成为更具竞争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