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整天沉溺于游戏,不爱学习,怎样让他远离游戏呢_孩子不好好读书,痴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孩子整天沉溺于游戏,不爱学习,怎样让他远离游戏呢
喜欢中医所强调的“抚正而去邪”,如果一味的要求孩子不要玩游戏,反而适得其反,找找孩子喜欢玩游戏的根源,试着从原因入手,调整好了根源,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1.调整亲子关系。有研究表明,沉迷游戏与亲子关系的紧密程度相关,亲子关系越好,孩子越不容易沉迷于游戏。孩子不会为了你的强制要求改变,却愿意为了爱改变。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能听得进去你所说的话。
2.给孩子“归属感”、“价值感”、“成就感”,这是我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的几点,怎样给呢?当孩子犯错时多些积极的引导。除了玩游戏,孩子一定会有其他优点,赞赏和鼓励他 ,让他有更多的价值感和戌就感,他就不需要通过虚拟的游戏来满足自己。同样的,对于错误不责备和贬损,引导孩子调整,积极的修正。
3.陪伴。不玩游戏,意味着要有事可做,在前期,要帮孩子度过这段困难期,比如去户外、一起玩桌游,等等。
4.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一味的完全不玩,而是在适当的范围和度以内来玩,分配好学和玩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商量,让孩子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5.榜样作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父母先做到少使用手机,多运动、读书,活出自己的样子,你的状态会感染到孩子。
孩子沉迷游戏,不爱学习怎么办?相信这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我就先举几个例子吧:
记得之前有个学生,因为他爸是跑物流的,忙于挣钱,所以他平时跟着他奶奶生活。都说隔代亲,所以他奶奶对他各种宠爱。上初一的时候还喂饭吃呢,听着很搞笑,但这是他爸爸后来亲口和我说的,真的觉得不可思议啊。这个小孩很聪明,但就是喜欢玩手机游戏,为此他爸爸也是伤透了脑筋。收走很多手机,但是他奶奶偷偷给他钱买手机。他的班主任老师也收走了好几个手机,他爸气得不轻,想动手打的时候,他奶奶会拉着,说你这么能挣钱,让孩子受这罪干啥。这些都是他爸爸和我打电话说的,说实话,遇到这种情况真的很让人头疼。
还有一个也是喜欢玩手机游戏,用他妈的话说,手机比他亲爹亲妈都亲,天天有点功夫就玩手机,或者玩电脑游戏,刷抖音等等。学习成绩很差,请了一对一上门辅导,数学还是考了十几分。后来他爸每天晚上都抽出时间给他儿子补习数学,但依然没有效果。这位母亲也是一个老师,是职业中专的老师,拿他儿子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父亲也是伤透了脑筋,也向我专门咨询过这个问题。
从我以上举得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这两个孩子智商上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成绩差,原因在于喜欢玩手机,玩电脑游戏。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被这些分走了精力,自然而然就没有学习的心思了。具体如何戒掉手机戒掉网瘾呢?这还得靠我们家长自己,老师这里也提几点小建议吧: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让孩子玩手机,玩电脑,首先你家长得做好。晚上下班回家了你也找些书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起来也就会舒服很多。这个需要家长朋友持续坚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也相信每个职业都需要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从而获得自我提升。
2、和孩子有效沟通,帮助孩子慢慢戒掉手机。孩子已经成瘾了,养成习惯了,不可能一下子戒掉。可以慢慢减少时间,最终就会成功戒掉。比如限制时间 ,每周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放松一下。慢慢的缩短这个时间,最后就彻底摆脱手机游戏了。
3、一定要有有效的监督。如果只是口头上说说,没有有效的监督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手机小游戏玩玩没事,但容易上瘾的游戏要彻底远离。碰都不能碰,不然天天上课或者晚上睡觉做梦都会想这些游戏的。
4、向你的孩子明确说明游戏的危害性。首先对眼睛的伤害是很大的,以后近视了戴着着眼镜是非常难受的。并且戴着眼镜以后去打篮球或者踢球都会受到影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出来腰酸背痛的症状,对身体危害也是很大的。
5、可以找一些健康的体育项目来替换游戏。一般爱玩游戏的孩子都是缺乏陪伴的,家长多陪陪他,多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家人每人拿个手机相对无言。体育项目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选择你擅长的,这样既能给孩子多一些陪伴,也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帮助孩子不是戒掉游戏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不是你找他谈一谈就能解决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毕竟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也相信您的孩子一定能够戒掉游戏,重新对学习充满热情!
孩子不好好读书,痴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1、父母的影响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因此,还是奉劝一些低头族家长,远离手机,网络,还给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
2、参加户外活动少。
有的时候孩子的功课比较多,而且应付完功课后好不容易有点闲暇时间,这个时候的他们也没有玩伴一起出去进行户外活动,只能依靠网络打发时间了。毕竟网络上有太多的游戏或者太多好玩的东西吸引了他们的眼球。
3、缺乏自信
由于功课不好,进而自卑,缺乏信心。同伴不和他们玩耍,父母轻则说骂,重则动手,使得孩子找不到归属感,只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寻成就感。
4、缺少家长的陪伴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家长都忙于工作,疏于管理、沟通,缺乏陪伴。孩子只好在虚拟网络找寻归属感,和网络世界沟通。因此家长要多陪伴,多沟通,和孩子敞开心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将孩子的心转移到学业上,彻底摆脱网络世界,走向现实世界。
玩游戏是多数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而喜欢和沉迷只在一线之间,处理不好会让孩子越陷越深,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
其实孩子迷恋游戏,要么是形式情节有趣,要么是连环任务吸引人,要么是可以进行无障碍的社交合作。这些沉迷都反应了孩子在生活中渴求和缺失的部分。接纳孩子的现状,从他的需求出发,带着他领略其他可以满足需求的地方,孩子就会逐渐打开,拓宽。
曾给几个孩子沉迷游戏的妈妈按上述思路做过处理建议,普遍反馈当和孩子谈游戏时,孩子都会比较好沟通。下面是这两天的经历:
儿子马上上小学,也是个手游爱好者,最近迷恋植物大战僵尸,每天睁眼就想玩,一天固定2次10分钟根本不能满足。不能玩的时候,就好像犯了烟瘾,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和游戏有关,不停的转悠,说想干点啥。我索性将计就计,设计了一套围绕游戏的活动方案,帮他进行情绪转移,这两天热情未减但对手机的沉迷已经得到有效调整,希望对你有帮助。
1⃣️在生活中讨论游戏。吃饭时,鼓励他多吃菜问,问他今天要不要吃卷心菜投手。
2⃣️围绕游戏玩玩具。买了一套主题玩具,配合他平时的玩具,开展现实版游戏
3⃣️设计主题课程。读同名绘本,在书中攻略部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难关的攻克策略。
4⃣️手绘游戏。想打游戏了,那干脆画出来吧。角色介绍,实战模拟……
可能学生父母会觉得这还是没学习呀,不上学的孩子当然好说。
但细想一下,孩子饮食均衡了,开始独立阅读了,思维能力被反复训练了(攻略讨论),艺术细胞也被熏陶了。身体健康,有创新意识,有实践能力,有独立自主,这不正是学霸的制胜关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