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麻将游戏最基本的玩法是什么?

1天前 (02-17 13:03)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8036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60736
  • 回复0
楼主

网上麻将游戏最基本的玩法是什么?

网上麻将游戏最基本的玩法是什么?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游戏玩法,首先介绍最常见的国家标准麻将,以下是基本规则,详细的翻转取决于你想玩什么样的麻将

麻雀或麻将是东亚和东南亚广受欢迎的四人牌游戏(尤其是中国社区),也是常见的赌博工具之一。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特别是评分方法)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游戏都是为了快速适应特定的卡组。

麻将牌主要分为「筒」(饼)、「索」(条)、「万」三门,每门有36张牌,序数从「一」至「九」四张牌(因此,三门合并 108 只牌),加七种番子牌,包括「东、南、西、北」四种「风牌」各四张及「中、发、白」三种「箭牌/三元牌」每四张(合并) 28 张),总共 136 只。此外还有「花牌」,它的功能和数量因地区而异。以广东麻将为例,花牌有「春、夏、秋、冬、梅、菊、竹」因此,一对广东麻将共有 144 只。

「一条」广东麻将顾在不同的麻将中有不同的图案「麻雀」以思义的名义,图案为「一根树枝,一只麻雀」,孔雀多用于日本麻将,花草多用于其他图案。

麻将卡分为普通和大尺寸。广东有13个大尺寸的麻将,因为卡片数量少,方便;普通尺寸没有区别,近年来适合16个麻将,日本麻将尺寸较小。古代麻将有纸、骨、竹或象牙,现代麻将主要由塑料制成。

除了牌张,一副麻将还有骰子和其它道具,比如日本麻将「点棒」,广东麻将有一个塑料道具,用来识别庄家,展示风向。

麻将一般供四个人玩,四个人坐在一边,称为「脚」。当人数不足时,两三个人也可以(这就是所谓的「缺脚」)。近年来,制作了许多麻将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让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或互联网与人战斗。这些游戏大多是日本麻将,而中国地区大多是网络麻将游戏。

庄家

「庄家」本是「桩家」,是明代马吊的现有用语。

[编辑] 圈

「圈」顾名思义,这个词意味着庄家又轮了一圈。这句话可以在很多晚清小说中看到,比如《曝光八卦》 (1903-04)[8]。

[编辑] 放铳

出冲(香港)/放枪(台湾)/放枪(大陆)

「冲」其实在明代马吊中解「下注」(明代马吊玩法是斗牌,不是麻将凑牌,所以有下注),但演变成现代「出冲」(今多误写为「出冲」)或近音的「放枪/铳」,则变成带「输掉注码」意思。至于「放炮」一句话,最早见于清末小说《九尾龟》(1910)[12]「开大炮」。

[编辑] 生张、熟张

「生张」指未被打或只打过一张牌,这句话也见于清末小说《九尾龟》(1910)[12]。与生张相比,在舞台上更常见的被称为「熟张」。

[编辑] 胡牌

胡牌(台湾)/食糊(香港)/和牌(大陆)

当麻将玩家将牌组合成某种组合并获胜时,它被称为「和牌」。「和」字显然可以追溯到「默和牌」及「碰和牌」,但是因为天九也有所谓「游和」及「碰和」天九牌可以追溯到宋代「宣和牌」,因此「和牌」这个术语可能已经在清朝以前使用过了。

「和牌」又称现代「胡牌」或「食糊」,后两者的来源已经不能考了,但可能会跟着「湖」字有关。从明清开始,就出现了许多以「和」以字变音为名的游戏名称,如以「虎」为名的「看虎」、「鬭虎」及后来的「客家六虎牌」,以「湖」为名的「看湖」、「游湖」(「看虎」及「游和」的别称)、「东莞游湖」(不同于刚才的那个「游湖」,或者是另一种牌戏「十五湖」等等。由於「湖」字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牌」的「和」也许因此被带走了「湖」替换音的字。

[编辑] 自摸

「自摸」胡牌用的牌是赢家自己摸的,而不是其他玩家玩的。这种语言在晚清小说《负曝八卦》中发表 (1903-04)[8]。

[编辑] 听牌

听牌{定口}-(台湾及大陆)/叫糊(香港)

这个术语意味着玩家只需要一张牌就可以获胜。「听牌」来源不明,「叫糊」显然是为了对应「食糊」来吧。由于不同地方的规则不同,胡牌的类型和方法也不同,但一般来说,通过改变组合,一张牌可以听到更多的牌。以下是广东麻将为例,玩家手中有13张牌:

下面任何一个也可以胡牌:

[编辑] 碰

「碰」出自「碰和牌」,指一副三只相同的牌。注意「碰和牌」在中间,它指的是牌组本身,而不是组成牌组的行为,所以即使牌组的第三张牌是玩家自己触摸而不是其他人玩,它也被称为「碰」,与现代用法略有不同。

[编辑] 吃

吃牌(台湾和大陆)/上牌(香港)

这两个术语的来源尚不清楚。因为香港人称胡牌为「食糊」,所以「吃牌」这个词最容易引起混淆。

[编辑] 翻

大多数麻将玩法在计算筹码时,都是以某个基数乘上二的某个幂次方来计算的。这种力量,称为翻转。例如「三翻」是二次三次方,即八倍。在这里「翻」这个词显然是用来表达多少次自乘的意思的,但今天的人把它误写为毫无意义「番」。「翻」这个术语在晚清小说《负曝闲谈》中可见一斑 (1903-04)[8]。

[编辑] 底

本语早见于《官场现形记》(1903)[5]和《负曝八卦》 (1903-04)[8]。清末民初麻将玩家约战时,会有一个「底」多少钱来说明预期的最大输赢总数,比如100元一底,就是预期的胜负最多在100元左右。但这个底数其实没什么意义,原因是实际上决定了输赢,是每个人都赢了牌的翻数,总共打了几圈。即便同意一底一百元,总输赢超过这个数字的情况也很常见,但这个术语至今仍在使用。

根据《清仓钞》(1916)[30] 民初的赌徒可以玩得穷奢侈,一底麻将高达五万金。此外,据《十叶野闻》报道 (1917)[31] 据记载,曾任军机大臣的奕匡之子载振,曾设立麻将达3000金的赌局,吸引想要攀附权贵的人参加。然而,载振并没有出现,只是暗中派人写下赌客的性格,如果输了三底还再接再励,就被记为「上等」,赌场也会问候周到,但如果赌客裹足不前,就会设法威胁,要求赌客赔钱。这一举动可以算是可观的人,也可以敛财。

[编辑] 流程

洗牌:将牌全部反扣,使牌面朝下。玩家双手搓牌,使牌运动均匀无序,称为「洗牌」。

码牌:洗完均匀后,每人36张牌,两张牌上下堆成一墩,各为18墩,并在自己门前码成牌墙。四人牌墙左右相连「四方城」(有的玩家会抽花牌,每面牌墙只有17墩,共136张牌)

掷骰与开牌:

用两次掷骰子。掷骰子的人必须一手拿着两个骰子,从牌桌中央10-20厘米的高度掷出。

庄家先掷骰子,掷的点数不仅是开牌的基数,也是确定第二个掷骰子者的点数。庄家以庄家为第一,逆时针顺序,庄家为东,占5、九点;庄下家为南,占2、6、10点;庄对家为西,占3、7、11点;庄上家为北,占4、8、12点。根据庄家掷骰子的点数,然后占点数的人第二次掷骰子。

掷骰子后,两次掷骰子的点数之和作为开牌点数。开牌前,庄家应及时收回骰子。

开牌:在第二次掷骰子的牌墙上,庄家开始从右向左依次抓两墩牌,顺时针方向抓两墩牌,直到大家抓三次12张牌。这时庄家先抓上层一张牌,隔一墩再抓上层一张牌,其他人依次抓一张牌。庄家有14张牌,其他人有13张牌。

理牌、审牌、补花:分类整理手中的牌,排列整齐,审视牌势。如果手里有花牌,庄家先补花,也就是从牌墙末端取牌,取牌数量和花牌数量一致。如果补上花牌,可以继续补,然后南家、西家、北家依次补,然后庄家打第一张牌。

行牌:行牌就是打牌的过程。从庄家打第一张牌开始,这个过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开杠(明杠、暗杠)。、直到胡牌或荒牌。

国家标准麻将评分方法

和牌后各方得分:

胜方:

自摸和牌:(8+番数)×3

其他人点击和:8×3+番数

负方:

点炮者:-(8+番数)

非点炮者:-8

自摸和牌:-(8+番数)

[编辑] 国家标准麻将规则要点

一场比赛打四圈,没有连庄,所以每场比赛一定要打16局

没有和牌限制:即使下一个家庭巡回打你刚打的牌,也可以和你一样

第三圈(西圈)开始前,东家和南家,西家和北家对调座位,原南家先做庄

暗杠时,四张牌面向下,不需要给别人看,只有在牌局结束后,无论是否和牌,都需要打开供对手查阅

0
回帖

网上麻将游戏最基本的玩法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