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电影和作家电影是电影艺术中的两种重要类型。作者电影强调导演对影片风格、主题和叙事结构的掌控,导演不仅是演员,还是编剧和制片人,甚至可能参与剧本创作。这种类型的电影往往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思想深度。,,作家电影则更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通常由编剧独立完成整个故事的构思、撰写和改编工作,导演在其中扮演了辅助角色。这类电影重视文学性和诗意表达,常常采用非线性叙事或多线索并行的手法来讲述故事。,,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创作过程、风格和目标上。作者电影追求的是导演作为创作者的个人视角和情感投入,而作家电影则侧重于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这一运动分为两个部分:作者电影和作家电影,作者电影即“新浪潮”,而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多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提出了“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并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主要特点是:是由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都是影迷,由看电影、写评论文章中逐渐走上影坛的年轻人组成的,而左岸派导演则是聚集在塞纳河左岸“门阶出版社”这一左翼作家团体周围的文人,有作家杜拉、罗伯·格里叶等,有戏剧家雷乃、亨利·高尔比等,有记者阿尔芒·卡蒂等,有摄影师阿涅斯·瓦尔达等,真正搞电影的只有克里斯·马克一人,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讲,左岸派导演的文化修养比新浪潮导演高。
时间上: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8年为诞生日期,左岸派电影导演的探索则比新浪潮导演早,雷乃在1948年开始拍摄电影,瓦尔达也在1954年开始了创作。
年龄上:1958年左右,新浪潮几个主要人物还是年轻人:特吕弗和路易·马勒分别是26岁,戈达尔和夏布洛尔分别是28岁,而左岸派导演大多已经是中年人:雷乃和格里叶分别是36岁,高尔比和马克分别是37岁,杜拉则是44岁,这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有些曾经当过游击队员,有些被捕过、流放过,死里逃生,由此可见,左岸派导演的经历和阅历比新浪潮导演要丰富、复杂得多,他们对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不同:新浪潮作者电影有着强烈的人物传记色彩,而左岸派作家电影则反映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作者电影更多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作家电影则可能使用“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甚至混合使用各种人称,更具有戏剧性和文学性,作者电影具有真实诚恳的风格,而作家电影则具有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
拍摄地点不同:新浪潮电影往往不去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不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主题,因此所选的外景地通常限于巴黎,在城市中进行故事活动,左岸派导演们的拍摄地点则遍布世界各地,包括苏联、日本、朝鲜等地,跨越国界,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巴黎,而是整个世界。
美学追求不同:新浪潮电影追求的是向生活靠近,向真实性深入,而左岸派电影关注的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他们认为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比现实生活更丰富,他们向内心深处靠拢,寻求一种新的真实。
制作周期不同:新浪潮导演们以一种潦草、即兴的方式拍摄电影,制作周期短,一年甚至几个月内就能完成多部影片,而左岸派导演则会仔细研究每个细节,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常常需要几年才能完成一部影片。
影片审查不同:新浪潮电影因为内容简单,政治性和社会性不强,一般都能顺利通过审查,但左岸派电影背景较为复杂,容易引起争议,经常遭遇审查问题。《广岛之恋》因为涉及战争题材,一度被禁止上映长达12年,《假如古巴》也被迫停映,艺术家直接介入生活,把真实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这种做法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很少见,左岸派电影是法国五六十年代“先锋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新浪潮注重个性化表达,强调导演的个人风格和创新精神,力求贴近生活的真实;左岸派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追求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性,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