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出现皇位之争,登基次年就立了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太子,1328年(致和元年)七月,泰定帝死于上都,丞相倒刺沙专权,一个月后不再支持君主,在此之后,留守大都的武宗旧臣和斡难之源燕铁木儿计划拥立武宗的儿子怀王图帖睦尔为帝,就在这一年秋天,倒刺沙派弟弟撒敦前往陕甘地区,在宣化击败了怀王图帖睦尔的兄长乔遵,然后迅速增派部队深入漠北,并向漠南推进。
倒刺沙及他的弟弟都在漠北重镇乌斯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且称“正统”,燕铁木儿派遣他的弟弟返回漠南,却被蒙古部落卷入战斗,最后被杀死,接着燕铁木儿率领更多的军队前往昌平和怀柔地区,对付已经失去支持的上都军队,在白浮村和昌平东北,燕铁木儿遭遇了强大的敌对力量,经过一系列的激烈的战斗,燕铁木儿成功击败了敌军,俘虏了一万多人,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其他军队继续进攻。
随着军队的不断推进,上都的防御体系逐渐崩溃,军队得以全面控制了北方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中旬,燕铁木儿带领着一支由上千人组成的队伍,从赤峰市一路向东,最终抵达了大片无人区的大同,在那里,他们又遇到了强有力的敌人,在桑干河畔,燕铁木儿的军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这个消息传回首都,元朝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对于这场战争,人们认为它不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它使得元朝末期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了元朝的覆灭,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它的结果却对元朝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两都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