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电影,以其128分钟的时长,细腻地铺设了每一个转折,通过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的敏锐观察与智慧的光芒,逐步揭开每位乘客背后的故事,形成了一幅复杂而又清晰的人物关系网,观众仿佛与波洛并肩,一同经历抽丝剥茧的过程,这种参与感与推理的乐趣在新版中有所削弱,其114分钟的紧凑时长虽试图保持故事的紧凑,却牺牲了部分细节与人物深度,导致观众难以全面把握每个角色的背景,降低了推理的沉浸感。
肯尼思·布拉纳在2017年版本中不仅执导还亲自饰演波洛,他的创新尝试包括增加个人情感戏份,如对过往的反思和面对道德困境的内心挣扎,这些虽然意图深化角色,却略显突兀,影响了故事的连贯性和波洛的经典形象——一位以理性著称的侦探,特别是结局处的戏剧性转折,波洛将决定权近乎戏谑地交给凶手,这一处理方式在情感与逻辑上都显得不够严谨,与原著及1974年版本中体现的深邃人性探讨相去甚远,从而削弱了电影的整体艺术成就。
1974年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忠实地再现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精髓,还在于它巧妙地平衡了悬疑与人性的探索,每个镜头、每句台词都透露着精心设计,使得即使知晓结局的观众仍能享受其中,相比之下,新版在追求视觉新颖与情感表达的创新上,未能完全达到与旧版相同的艺术高度,商业元素的加入有时反而干扰了故事的纯粹性。
虽然每个时代的改编都有其时代的烙印与创新的尝试,但1974年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以其经典叙事与深刻人物塑造,至今仍被广大影迷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