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1周前 (02-28 00:42)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8405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68116
  • 回复0
楼主

二战中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方先觉将军坚决否认第10军“投降”这个词。衡阳战争结束30多年后的70年代,他曾告诉日本《产经新闻》记者古屋,当时是日军第11军司令部派出的一名情报参谋,他以军使身份来到城市,与守军第10军联系“停战”,方先觉立即表示“泰山军”绝不会投降。

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方先觉)

据方先觉介绍,朱内参谋首先对第十军顽强作战表示钦佩,并代表指挥官横山勇中将向他提出停战建议。方先觉提出了停战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确保生存官兵的安全,让他们休息,二是容忍受伤士兵,郑重埋葬死亡官兵。日本参谋当场同意了这两个条件,方先觉同意停火。

方先觉说:“日本人记录我们的投降,甚至举行投降仪式是绝对错误的。我发誓没有军人的荣誉。”!那么历史真相是什么呢?我只能探索发生过的事实,但我无权得出结论,也就是说,1944年8月8日,研究方先觉和他的泰山军做了什么?至于它是否可以被视为投降,我们不妨留下评论!

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第三师师长周庆祥)

今天早上,正在指挥部队抵抗的准备第10师师师长葛先才接到前线方军长的电话:“敌人已经接受了停战条件,但敌人也提出了要求我军解除武装的条件。我答应了。自中午12点起,双方同时停止战斗,并下达了停战和支付武装的命令。你安排得当。将来,我们的军队和老师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处理。”(见葛先才回忆录)。

也就是说,根据方先觉的命令,自8月8日上午以来,第十军残余部队陆续停止抵抗。葛先才给下属的命令是:“把武器留在阵地上,官兵撤到城里休息。在我军撤离阵地之前,如果敌人靠近我的阵地,还是可以射杀的。”!中午前,葛先才和另外两位师长周庆祥、荣有略、第十军指挥下的临时54师师长饶少伟赶回衡阳中央银行军部。

二战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预10师师长葛先才)

这时,日军已经冲进城市进行警戒。第68师团作战参谋大阳军胜,奉命来中央银行联系,陪同方先觉等将军到城南五桂岭中正堂。日军第68师团长堤三树男中将在这里等候。这家伙开口对方先觉等人说:第十军是投降,不是“有条件停战”。同时说明日军药品短缺,不可能帮助第十军伤兵治疗。根据葛先才的回忆,方先觉立即抗辩,但毫无意义。

五桂岭是第十军抵抗最激烈的阵地之一。它创造了一天内提拔五名营长和五名营长全部死亡的记录。日本人安排在这里见面,恐怕他们也有自己的意图。方先意识到日本人已经改变了主意,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日本人不要杀死支付武器的官兵,埋葬死者,保留第10军的建制。官兵永远不会离开衡阳。正是参谋竹内从城北赶来,这意味着横山勇同意了要求。

(临时54师师长饶少伟)


方先觉和他的下属立即被日军软禁在衡阳市南部的欧家镇教堂,而第十军官兵则被集中拘留。没有屠杀,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伤兵因缺乏医疗和药物而死亡。据统计,第十军放下武器时仍有1.3万多人,其中轻伤和重伤6000多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还是有能力继续抵抗的,所以方先觉有点后悔,可惜已经是人为刀我为鱼了。

因为当方先觉打算谈判停战时,第10军部与各团的联系大部分中断,日军炮火猛烈,军部无法准确掌握剩余部队。比如按照6000残军计算,拆除非战斗人员,然后计入可以作战的轻伤人员。第10军仍然可以组织5000多人的规模抵抗,轻武器弹药勉强够用(子弹剩30%,手榴弹剩20%,炮弹基本都用完了)。当然,结果很可能是全军覆灭和城市破灭后的杀戮,日军的残忍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还有另一个不同的问题,即在老江的严格命令下,国家军队的各种增援部队确实接近衡阳。王耀武兵团的第74军、第100军、第79军和粤军的第62军正试图突破日军的阻击线,其中第62军和第100军已抵达三塘。从四战区紧急调来的桂系第46军属于坦克部队。8月8日,方先觉签署并抵达距衡阳仅8公里的两个池塘。5000名残疾军队不能再坚持两三天吗?然后可以实现内外和。

事实上,日军也很害怕。第11军作战主任参谋岛贯武治大佐在日记中写道:“上午8点征服衡阳。虽然时机已经成熟,但这是一场竭尽全力的战斗。仅仅一天后,敌人的机械化兵团就出现了。面对前来解围的敌人,我们的军队或多或少动摇了,战争的胜负确实在最后五分钟,比如坚守衡阳的敌人,誓死决战,英帕尔的结局可能会出现(日军在印度的大败)。这里的机械化兵团是指坦克下的第46军。

(攻城日军)

第十军守衡阳是“悲惨”的。由于湖南盛夏、血火燃烧、供应不足,军官和士兵的战场环境极其恶劣,连日本人都坚持不住。至于方先觉为什么在最后一刻下定决心缴械,后人只能揣摩他的思想状态:也许他认为人弹两全,然后打下去就是单方面的屠杀;也许是伤病满营,再打下去,必然会毁了他们的生活;也许援军没有希望,绝望,想给第十军官兵留条活路。但如果你说方先觉贪生怕死,又怎么解释47天的血腥死战呢?

历史是灰色的,有些事情很难说清楚。战争史上用“投降”这个词记录了方先觉和第十军的结局。衡阳保卫战的最终真相是停战还是投降,日本人是否背信弃义。后人为此争论不休。从个人角度来看,支付武器等于军队投降。停战不需要放下武器,不然吗?

(晚年方先觉)

0
回帖

二战中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