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节目有多雷人?

6个月前 (02-08 10:22)阅读3回复1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0634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12695
  • 回复0
楼主

《走进科学》节目有多雷人?

《走进科学》节目有多雷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事实上,《走进科学》最初确实是一个科普节目,成立于1998年,每期都要找一群学者严格讨论科学问题。

不幸的是,他们太专业了,不能谈论观众,甚至摄制组也不明白。

光是专业词汇就是一堆堆,听到人脑子疼。

此外,专家们也认为说话很流行,结果是催眠节目。

据说失眠的人一夜睡不着,只要看了当时的《走进科学》,最多半个小时就睡着了,因为太无聊了。

在此之前,《走进科学》这样做也没什么,关键是央视在2003年完成了淘汰制。

凑巧 当时《走进科学》的收视率很低,据说几乎接近0,100%会被淘汰。

如果2004年《走进科学》还是这样的收视率,直接节目就会被砍掉。

逼到这一步,“走进科学”只能改变模式,而新模式一言所以,逗你玩。

每个人都应该看过一些虎头蛇尾的小说、网文甚至电影电视剧。

也就是说,在故事1的开头,用各种特殊而有吸引力的情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对故事非常好奇,忍不住看了下去。有时这种吸引力会保护到故事即将结束。但这还不够,中间1段1必须使用名为侦察柯南的模式,一个谜题和一个谜题进行讨论。

然而,人们柯南会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而《走进科学》则没有办法 是的。最后,因为编不下去,故事以一个极其无语的结果结束。

与这些网文相比,《走进科学》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官方媒体的科普节目。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编写开头和中间,最终都必须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 作为结束。

关键是有些事情根本没有科学澄清 ,因为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最后出现了接近大忽悠的《走进科学》,或者逗你玩,把你当傻子逗。

《走进科学》节目有多雷人

举几个例子:萨沙:

第一,长头发的鼓。

一开始渲染的极其神奇,一面用了多年的牛皮鼓,突然长出了牛毛。

当地人又惊又怕,推测牛皮是牛成精了,还是干脆鼓成精了。

从民间到大学,从大学到中心,节目组开始采访各票人,找到了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甚至权威人士。

折腾来折腾去,真的找不到原因,也回不到超自然。直接得出脑残的答案:赃人鼓不专业,头发没刮干净,牛毛一开始也没刮干净。

《走进科学》节目有多雷人

二是峨眉山古寺落叶

一般来说,峨眉山上有一座古寺,明明就在森林里,但自建成以来,屋顶上从未有过一片落叶。

当然,推断为什么神奇的力量会移开无数的落叶。

结果用网络笑话来描述:经过漫长、深入、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采访了寺庙实习的和尚、游客、保安、居士、文物管理局局长,以及阿姨二姐表姐邻居家的一条狗,最后得出结论——风吹走了。

第三,鬼掌握的电灯

在一对老夫妇的家里,电灯经常莫名其妙地亮着,然后关掉。一开始是偶然亮起来的,后来经常亮起来,没有规则 ,根本不被任何人掌握。

老人记得,这个宅基地是从叔叔那边强行建造的,叔叔因此生气了,后来一命呜呜。

老人以为是叔叔的鬼魂掌握着电灯,估计要折腾他们。

由于过度的恐惧,老人即使拉开开关过上了蜡烛的原始生活,最后还是吓得病了,卧床不起。

结果也是找了一所牛逼的大学,搞不定。找什么神婆,说房子下面是墓地,跳大神也没用。

也折腾了无数的花样,结果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维修电路发现老人家电灯开馆的螺丝松了,导致接触不良。只要拧紧螺丝,一切都会完成。

萨沙说的是两个字:看图片!

第四,文盲突然写文章。

一个文盲哥们,本来不认识几个大字,看了什么电视节目后突然写了几百字的文章,写得很好。

四个星期的人都惊呆了,以为这兄弟被什么文曲星附体了等等。

或者前世是什么样的秀才,突然觉醒了前世的记忆。

然后,经过漫长、深刻、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得出结论:这哥们不是文盲,每天晚上都有记日记的习惯。

第5 ,红萝卜生长在白萝卜种子中。

一位农民的大哥在春天播种了许多白萝卜种子,没想到秋天收成的时候都变成了红萝卜。

人们说种瓜得瓜得豆,这件事真是千古奇遇,顿时震惊了当地。

因此,经过无数官方、民间、野生道路专家的分析,对水文、土壤、地质、空气、气候甚至种植技术进行了调查,最终得出结论:这个家伙种错了种子,用胡萝卜种子。

萨沙1口鲜血喷在展示器上。

第六,天降神冰

说河北某农村突然发生了奇怪的事情,两块直径半米的冰从天上掉了下来。

当时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绝对不是冰雹。

老农们都很害怕,说天降神冰,也许最近村里出了事故,吓得日夜抖动 。

村里的高中生有文化,认为可能是天外的陨石。

但是陨石怎么会这样呢?

每个人都邀请了当地一位德高看重的老人。仔细观察后,老人用探索的表情表达 :“这是无根水,如果每天吃一口,可以治百病。”

于是胆子大的村民舔了舔,说味道不错,咸。

村里把两个冰球当宝贝,恨不得当人参果。每个人都吃一口长命百岁。

因此,经过包括北京天文馆在内的一大批专家反复研究,得出结论:这是飞机上乘客的粪便,经过处理后会变成冰块,呈现蓝色。

吃饭的时候没有看这个节目。

七、变异熊猫

这一集也很牛逼。

一般来说,有人发现了一种看起来像熊猫但不是熊猫的动物。

专家怀疑熊猫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突变,这是一种新奇 生物,也许是超级熊猫。或者是某只熊猫在与什么奇怪的生物交配后生下的后代。

氛围 衬托相当厉害,勾着你往后看。

经过漫长、深刻、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无聊的男孩,把他的松狮犬染成黑白!

因此,《走近科学》一炮而红,一度收视率成为央视同类节目的领头羊。

看这一段:作家郑军曾描述过《走近科学》的流行程度。北方浴缸的习俗是喝茶、打牌、喊5 喝6,有一次我走进一间浴室,里面却出奇的安静,仔细一看,原来大家都不转眼睛 看《走近科学》。主持人张腾岳表示 “我的邻居以前不知道我是央视的主持人。现在他们在外面买了一道菜,卖蔬菜的叔叔让我签名。”

其实如果把《走近科学》当成娱乐片,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0
回帖

《走进科学》节目有多雷人? 相关回复(1)

碧海心
碧海心
沙发
走进科学节目雷人之处在于其过于夸张的科普方式,让人难以接受。
话唠4天前 (07-20 21:48)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