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失传?兰陵王入阵曲寓意是什么?

1个月前 (08-08 09:17)阅读1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2844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56888
  • 回复0
楼主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失传?

唐玄宗禁演,导致没有人敢学习,阻止了该曲的传承。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失传?兰陵王入阵曲寓意是什么?

歌舞升平的中唐时期,《兰陵王入阵曲》突然被唐玄宗李隆基下诏禁演,理由是北齐不是华夏正统,《兰陵王入阵曲》自然也不是华夏正声,所以应该被禁。

兰陵王入阵曲寓意是什么?

        《兰陵王入阵曲》起源于北齐,原为歌颂兰陵王高长恭率军杀入重围,力解洛阳邙山之围的壮举而创作,同时也赞美了兰陵王的美德。隋朝时期,被列入宫廷乐舞,后逐渐演变为“软舞”,失去了武乐的特点。随着当时中日交流的频繁,该曲被遣唐使带到日本,成为宫廷雅乐。到了南宋,《兰陵王入阵曲》又演变为乐府曲牌《兰陵王慢》,分为越调和大石调。从这个传承演变过程不难看出,《兰陵王入阵曲》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都有极高的地位。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

据传《兰陵王入阵曲》十分雄浑,它真的存在吗?

根据历史,这个曲子是存在的,只是失传了。

该曲最开始是带着面具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的背景音乐。所以整体是悲壮浑厚而且气势不凡,历史赋予了它古朴悠扬的感觉。这个音乐描述了邙山战役的壮烈场面。但是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是日本雅乐版的,和原版肯定是有很大差距了,但是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个曲子的存在。说到这个曲子,需要先介绍一下男主角兰陵王。兰陵王高肃,是一名文武双全的王宫贵胄。因为他长的太漂亮了,所以显示不出威严。为了在打仗的时候能够震慑敌人,他下令做了一幅丑陋吓人的面具。每一次率兵打仗的时候就戴上面具,在战场上战无不胜。这个曲子的背景是邙山打仗胜利之后,邙山大战又是怎么回事呢?洛阳被北周围困,外部援军想要来救场,结果被敌人一次次打败。多次交战之后,北齐的军队即将步入全军覆灭的地步。这个时候,带着面具的兰陵王出现了。如同一把利刃直直的插了进来,杀入重围,势如破竹。这场战争迎来了胜利。之后,北齐的武士们带着面具唱歌跳舞庆祝胜利,然后诞生了这个曲子。因为是男子跳舞而且带着战争的气息,所以这个音乐据说是雄浑壮烈的。在民间流传得非常快,在隋朝的时候还被放到了宫廷舞曲的目录当中。但是直到中唐时期,当时的帝王李隆基不喜欢这个曲子,不允许再表演,就慢慢的失去了踪迹。我们现在听到的,都是日本雅乐的版本。86年的时候,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

兰陵王入阵曲 作者?

据《北齐书》记载,《兰陵王入阵曲》源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邙山战役。此战中兰陵王受命中军将,领五百勇士攻入北周包围圈内,使北齐军队反败为胜。

在邙山之战胜利后,北齐皇帝亲到洛阳慰劳三军,庆功会上能歌善舞的北齐将士以这场胜仗为背景创作了歌颂兰陵王的舞乐《兰陵王入阵曲》。

历史上真正的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东传日本,现今属日本雅乐。

1986年,河北省邯郸市兰陵王墓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使其重归故里。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后的1428年,在邯郸市马忠理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

0
回帖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失传?兰陵王入阵曲寓意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