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尽桃花
“歌尽桃花”是指唱完一首歌之后,如同桃花散落一般,意指唱完一曲之后盛宴结束、分别散去的时刻。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歌尽桃花扇底风”一句,形容离别之情的深沉且抒情。
而在后来的文学中,“歌尽桃花”逐渐成为表达怀旧和别离之情的诗歌中常用的描写手法和象征。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塞上长城空自许,唯有薜萝葛后凉。这就是“歌尽桃花”的意境所在。
歌尽桃花扇底风
而“歌尽桃花扇底风”则是“歌尽桃花”的下一句,同样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意象比“歌尽桃花”更加具体,如同唱完一曲之后扇子落下,即将结束的感觉。
“歌尽桃花扇底风”这句诗也经常在别离的场合中被引用,表达一种不舍的情感。这句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成为了旅途回忆的经典,让人想起远方的风景和难舍的人。
总的来说,“歌尽桃花”和“歌尽桃花扇底风”是表达离别之情和怀旧之情最常用的手法和象征,是中国优美的文学文化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