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道的谏言与武则天的执政智慧
历史长河中,帝王的执掌天下之责,往往伴随着殷忧与德衰的循环,开国之君的善始,往往难以延续至后世,这是为何呢?当帝王处于深忧之时,常能以诚待民、待下;而一旦得志,则可能纵情傲物,与民疏远。
武则天又是如何能废唐中宗,立唐睿宗,执掌天下二十一年呢?
其一,武则天聪明过人,具备超凡的能力、勇气和魄力,她在唐太宗身边侍奉多年,深受唐太宗的器重与言传身教,积累了丰富的帝王素养与才能,这为她后来执掌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武则天在回宫后,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协助唐高宗李治应对政治斗争,处理国家大事,她的实践经验和威望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她后来建立天帝天后时代奠定了根基。
其三,唐高宗晚年因身体原因无法处理朝政,又不想失去权力,这种权力真空使得武则天有了独掌天下的机会,她利用这一时机,掌握了真正的权力,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隋唐历史上的先例也为武则天的执政提供了借鉴,当时的皇帝唐中宗和唐睿宗因能力不足,难以托以国家大事,这也为武则天的执政提供了便利。
第四,武则天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手中的权力,顺应民心废立皇帝,她废唐中宗、立唐睿宗的行为,得到了满朝上下的支持,民心所向。
第五,关于武则天逼儿子退位、自己登基的事,虽然面临李唐支持者的反对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但她通过不断的政治斗争和策略手段,最终将朝政变成了自己人的天下,满朝上下都是她的支持者,她登基当皇帝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则天能够执掌天下二十一年,不仅是因为她的聪明才智和勇气魄力,更是因为她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机、建立自己的势力,她的执政智慧和手段,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