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命令格式:
scp [参数] [原路径] [目标路径]
2、命令功能:
SCP 是 Linux 系统下基于 SSH 登录进行安全的远程文件拷贝命令,Linux 的 SCP 命令可以在 Linux 服务器之间复制文件和目录。
3、命令参数:
-1
强制 scp 命令使用协议 SSH1
-2
强制 scp 命令使用协议 SSH2
-4
强制 scp 命令只使用 IPv4 寻址
-6
强制 scp 命令只使用 IPv6 寻址
-B
使用批处理模式(传输过程中不询问传输口令或短语)
-C
允许压缩。
-p
保留原文件的修改时间,访问时间和访问权限。
-q
不显示传输进度条。
-r
递归复制整个目录。
-v
详细方式显示输出,scp 和 ssh(1) 会显示出整个过程的调试信息,这些信息用于调试连接,验证和配置问题。
-c cipher
以 cipher 将数据传输进行加密,这个选项将直接传递给 ssh。
-F ssh_config
指定一个替代的 ssh 配置文件,此参数直接传递给 ssh。
-i identity_file
从指定文件中读取传输时使用的密钥文件,此参数直接传递给 ssh。
-l limit
限定用户所能使用的带宽,以 Kbit/s 为单位。
-o ssh_option
如果习惯于使用 ssh_config(5) 中的参数传递方式,
-P port
注意是大写的 P, port是指定数据传输用到的端口号
-S program
指定加密传输时所使用的程序,此程序必须能够理解 ssh(1) 的选项。
二战期间有哪些奇葩的故事?
二战期间整个世界一片大乱,很多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战争之中,也有一些打酱油的,似乎没什么存在感。
印度和韩国(准确的说是英国控制下的印度和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过,作为“藩属国”还是要出出力的,所以我们也能在二战战场上看到印度人和韩国人。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位韩国人,名叫杨景钟(音译),杨景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韩国人,1938年他在伪满洲国生活,当时日本人征兵,就把他征招过来,在关东军服役了,结果第二年就碰上了诺门罕战役,日本人一顿操作损失重大,杨景钟更可怜,被苏军俘虏了。
在寒冷的劳改营苦撑了3年之后,杨景钟的命运再一次改变了,苏德战场打的如火如荼,苏军损失惨重,必须想尽办法补充兵员,连女人都上战场杀到了第一线,集中营的囚犯就更不用说了。
杨景钟也被拉进了苏军,扛着枪和德军血战。
(被俘虏的杨景钟)
1943年2月,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爆发,德国南方集团军顶住苏军进攻,并且成功反扑,消灭了大概52个红军师,杨景钟也参加了这场战役,而且不出所料的,他又被德国人俘虏了。
瘦小的杨景钟长着一副亚洲面孔,在苏军俘虏中还是很扎眼的,德国人也没想这么多,只是把他关进了战俘营。
之后,德国也觉得战场损失很大,需要补充兵员,杨景钟又加入了德国国防军,扛起枪准备和盟军大干一场,杨景钟所在的部队比较炮灰,所以一直被安排在法国科唐坦半岛,防御盟军进攻。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盟军成功的打了进来,杨景钟所在的炮灰部队被灭,他又一次成了俘虏。
(《登陆之日》剧照)
盟军对这个人比较感兴趣,但是杨景钟不会英语也不会德语,根本说不清自己的情况,他暂时被送到了英国的一处战俘营……
二战结束之后,盟军才有时间处理这些后续事务,杨景钟的故事终于流传开来。
因为一直是“被迫”打仗,所以也没人难为他,他被释放了,不过,这么多年四处漂泊,从韩国一路来到欧洲,回不回家也无所谓了,战后,他选择了移民美国,在那里安度晚年。
如果大家看过韩国电影《登陆之日》,就会觉得里面的故事非常熟悉,没错,《登陆之日》就是受到了杨景钟的启发,才改编出来的。
这样的经历,也真是无语了。
scp命令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