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这只是文化活动,或是打着文化旗号的商业行为。
当前,国家倡导文化复兴,文化建设首先需要经济发展为基础,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并用这种文化影响力影响世界,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无数次磨难,却始终保持自强不息,这是我们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
早在几年前,就有观点提出恢复汉服,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它并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将中华文化比作一颗明珠,汉服仅相当于包裹这颗明珠的盒壳,真正的文化复兴应注重传承有用的文化传统,剔除不合时宜的元素,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更多的应该是学习传统文化中具有君子气节的精神,如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尊重自然等,我们也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追求
以伦理道德为主导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重视义理而非物欲
崇尚古朴而不拘泥于传统
还有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重要政治伦理思想。
如果确实需要恢复汉服,应当对其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研究,只有深入了解汉服的历史,才能正确地进行汉服的恢复工作。
如何定义汉服?如何穿戴汉服?
汉服起源于黄帝时期,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演变,目前恢复汉服,应该从哪个历史阶段入手呢?
虽然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时期的服饰都是汉服,我们需要明确汉服的标准是什么样的,汉服以礼为中心,不同的场合和身份对服装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祭祀、婚礼、葬礼等重大活动中,需要穿特定的服饰。
我个人认为,在特定场合下复原古装是可以的,而且有意义,比如婚礼,完全可以不用再穿西方的婚纱,这样更符合我们的传统习俗。
汉服运动提倡的“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口号也是有道理的,但我们需要先明确不同场合和身份对服装的不同需求,然后逐步普及汉服的穿着规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汉服通常不宜过于宽大。
我认为,这次活动只是文化复兴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文化复兴的核心,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文化活动来看待,而不是将其视为文化复兴的全部。
汉服只是文化复兴的一个方面,它并不能替代其他重要的文化和价值观,我们在推广汉服的同时,也要注意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