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朱振,朱元璋的穿越小说,书名是《回到明初当王爷》,内容节选如下:
老农放下手里的活,脸上的笑意盎然,与往日一般去打开那篱笆门,迎接放你归来的孙女,虽然外面的世界战乱频繁,但自己与孙女藏匿在这深山之中,总算是过上了几年太平日子。
老农心里总是盘算着,等孙女再长大一些,就给她寻个好人家,雁孤山虽然不大,但是藏得住人不少,其中不乏好后生,到时候自己这老腿一蹬,也省得这孩子挨饿受冻。
然而今日有所不同,老农脸上的笑意忽然止住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惊恐。
杨玄感明明是贵族,为何要反隋?
杨玄感出身于弘农杨氏,其父杨素是隋文、炀两朝老臣,同时还是隋炀帝的心腹大臣之首,在杨勇和杨广夺嫡之战中,杨素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也因此在杨广继位后,杨素被封为司徒、尚书令、太子太师、楚国公之职爵,大业二年去世,其子杨玄感继承楚国公爵位,任礼部尚书,大业九年起兵反隋,兵败自杀。
目前关于杨玄感为何谋反的说法,大多是因为炀帝的猜忌以及杨玄感本人看到纲纪败坏,不得已起兵这两个因素,但其实真相往往不是那么简单。
性虽骄倨,而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立秦王浩。
自从隋文帝继位以来,就一直想要和关陇集团撇开关系,原因很简单:自西魏建国以来,关陇集团已经成了实际上的执政党派,而隋文帝本人又是个喜欢大权独揽的人,帝相权力发生冲突,这是每个朝代几乎都会发生的事。
说到关陇集团,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西魏太祖宇文泰,北魏拓拔氏被尔朱荣家掌权之后,在西北地区爆发了六镇起义,所谓六镇,就是北魏道武帝拓拔珪设立在西北地区的六大军区:沃野、武川、怀朔、抚冥、柔玄、怀荒。
在六镇起义中,作为羯族的尔朱荣趁势兴起,在平定六镇起义之中收服了很多原六镇的营户和军马,出身于六镇之武川的宇文泰也是其中之一,并逐渐成为尔朱荣的得力干将,后来,尔朱荣权倾朝野,为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所杀,元子攸又死在尔朱兆所杀,而后又死于怀朔镇出身的高欢之手,高欢掌握了北魏大权,而宇文泰则趁机在关中一带发展势力,和高欢抗衡。
宇文泰进军关中时,所带去的多是武川镇营户,到了东西魏局势明朗之后,宇文泰开始创立府兵制,将历代中原王朝实行的军民分籍制度和北魏早期的八部大人制度(类似于清早期的“议政王会议”,只不过这时期是以鲜卑人为尊而已)相结合,恢复原先鲜卑人以及鲜卑化汉人的特权地位,并且将关陇地区的豪强也纳入了府兵体系,进一步与他们达成政治协议,给予权力以换取其支持,设立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军队首领,合称关陇集团,唐高祖李渊是原先武川入关的贵族,而隋文帝杨坚则是关中豪强的代表。
可以说:宇文泰的建国、杨坚的篡位和李渊的统一,背后都离不开关陇集团的帮助,可如此一来,势必造成帝权和地方权力的冲突。
在宇文泰死后,关陇集团爆发了一连串的内乱,消耗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军事力量,到了北周末年,随国公杨坚就趁着其力量薄弱,开始夺取其外孙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帝位,并因此引发了武川勋贵尉迟迥的反击,但之后,杨坚还是被迫向关陇集团低头,他依靠着高颎、郑译、刘昉等人,逐步掌握了北周实权,诛杀了北周诸王,最终于公元581年二月代周建隋。
可是杨坚并不是一个甘于屈服于权贵势力的皇帝,在登基之后就开始做出政治改革,也就是著名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秦汉时期,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为三公九卿,时间一长,这些人权力过大,势必会变成一个个利益集团,有时连皇帝都不得不受制于他们,到了魏晋时期甚至还有公然放权的九品中正制,就连宇文泰的府兵制也无疑是集权于少数人的制度,要知道,北周时期的兵权并不在皇帝手里,而是在都督中外诸军事手上,杨坚就做过这一职位,连兵权都没有的皇帝,自然是朝不保夕了。
杨坚在继位之初就确立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制,这是由汉武帝时期的内朝演变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多人取代单人,以分权取代集权,从而将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身上,此外还有科举制度,这是自隋唐以后王朝最重要的做官途径,目的也很明确:破除自秦汉以来的贵族才有做官资格的特权,发掘人才之余取消贵族制度。
开皇十年,此时天下已经一统,于是杨坚开始取消北周以来的府兵制度,恢复汉族旧姓,将手握特权、世代为兵的军户改为民户,同样编入纳税人群之中,将北周时期的兵民分离变为兵民合一,既扩大税收,又解决了特权集团的发展,并将军事逐渐移交给杨氏族人,称为“宗团骠骑”,以剥夺关陇集团的兵权。
魏末丧乱,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朕甚愍之,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
隋文帝杨坚急于抛弃关陇集团的一个最明显迹象就是:废了曾经协助他登基的高颎,高颎家族是武川勋贵,其父亲原是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手下,得以赐姓独孤,而杨坚其妻子独孤伽罗又是独孤信的女儿,所以高颎和杨坚之间有着很深的身份牵绊,后面夺取北周大权、篡周自立的时候,高颎都是杨坚的谋主,到了建立隋朝了,高颎又是尚书左仆射,位居丞相,而且高颎的女儿还是太子杨勇的妻子,在当时,高颎的身份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杨坚。
可是最后高颎以泄露宫闱之事而被废了职位,就连群臣保谏之下,隋文帝还是不改初衷,将高颎的左仆射、上柱国头衔职位废除,仅保留着齐国公爵位回家养老,一年之后,偏心于关陇集团的太子杨勇也被废了,高颎和杨勇两人都是关陇集团最有力的领袖,从他们接连被废的情况可以看出:隋文帝杨坚一直致力于和关陇集团割席,他不要成为北周,因为那只是国家未统一时的权宜之计而已,他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天下,一个权力只集中在皇帝的大隋。
如此一来,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杨玄感是贵族,但他还要谋反的问题了,据杨玄感在洛阳时的檄文所说,自己是为了“解倒悬之争,救黎元之命”,将矛头指向了好大喜功、连年征战、修建,损耗国力的隋炀帝身上,可话说的好听,实际上杨玄感之所以叛乱,无非就是因为自己身为贵族的特权,在文帝、炀帝两代改革之下被剥夺罢了,真要说他为国为民,难道大开兵祸,害百姓跟他一起遭受战火吗?
在杨素时期,由于他帮助了杨广夺嫡有功,又是亲族,所以杨素的地位日渐提升,成为了隋帝国的第二号实权人物,可杨广和他父亲一样,同样是个不喜欢权贵的皇帝,即便这权贵是他的家人,但权力过大也难保以后会发生改朝换代之事,像汉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都是自家人内讧的情况,就连父亲杨坚,那也是夺取了家人的皇位登基的。
尤其是杨广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