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失意与得意时的诗词表现有何异同?

19小时前 (14:15:06)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2398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47977
  • 回复0
楼主
《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大量描写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歌。这些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深刻的哲理以及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政治权力和人生道路的不同态度与感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表达了科举考试后的喜悦之情;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则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之大,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态和个人命运。

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有: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____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____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____陆游《金错刀行》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____杜牧《泊秦淮》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1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____屈原《国殇》

1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杜甫《春望》

15.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没了科举,那些已经通过科举走入仕途的人后来怎样了?

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有哪些?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初二,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湖 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南巡抚端方共六位封疆大吏会奏废科举折,请求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洋洋洒洒的数百字原因是科举妨碍了学堂建设,在那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影响了人才的快速培养。

面对这些封疆大吏的强烈呼声,初四,内阁便同意了袁世凯等人关于“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的奏请。清廷发布上谕:“着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此上谕宣告了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

关于废除科举制,此前早已有呼声,清庭也同意废除,只不过方式是主张是渐废,然后再彻底终结科举制。

如今直接废除科举制,无疑是影响到了之前的举人、贡监生、生员的前途,但却并没有出现过激反应。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清庭善后工作做的很好。

首先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大臣提出了两项善后方针,其一,“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各条,着照所请办理”;其二,“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无异”。

因此至停废时,虽然全国举贡人数合计不下数万人,生员不下数十万人。但年轻举贡生员可以投考学堂。关于中年以上不能入学堂者,清庭经过一番商议,在光绪三十二年五月,政务处拟定了《酌拟举贡生员出路章程》。

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有哪些?


章程共制定六条措施以安置中年以上不能入学堂的举贡生员:一是“酌加优拔贡额”,拔贡照原定额增加一倍,优贡照原定额增加四倍,岁贡照原额增加数倍。二是“考用缮录”,凡各部院衙门均可考用举人与五贡生考充缮录,当差期满,可择优奏请改用七品小京官在部行走。三对已就拣举人准令报捐分发,免交补班银两。四是举人截取,以往仅用知县与教职两途,现增加直隶州州同、盐库各大使;五贡生原来仅有直隶州州判一职,现规定“凡五贡均准一体以按察司、盐运司经历、散州州判、府经历、县丞分别注册选用”。如捐交分发银两,即准分省试用。五是改变生员考职到京应试之例,令其不必到京考试,由各州县知县和教官选拔保送至省,大省取100名,中省取70名,小省取50名,保送人数为取额的10倍。所取各生造册送吏部,为各省巡检、典史用。六是对原来每种会试之贡士给予优惠,未经覆试者免其覆试,引见省录用。吏部、更部和各省也纷纷制定相应措施,对举贡生员的考试与任职给予种种优惠。

虽然章程所规定的措施具体到地方,并没有真正的全部落实,但清延为了举人和生员的出路,是真的做了努力了。

举贡考职成为举人与贡生最重要的出路。

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保和殿举行了第一次举贡会考,试以经义、史论各一篇,一次性录取了吴承仕等367人。复试分一、二、三等发榜,举人取一等及二等前十名者,授予主事、中书、七品小京官、知县等官职;二等十名之外者,授予州判、盐库大使、府经历、县丞等官职;贡生一等者授予七品小京官、知县等官职。二等者授予部司小官、县丞等等官职。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有哪些?


在清庭灭亡的前一年,即宣统二年(1910年)的风雨飘摇之际,又举行了第二次举贡会考。在前一年各省如额保送,取消了举、贡保送比例,改为凭文保送。本次举贡会考取中的数额为宗室2名,满洲13名,蒙古4名,汉军5名,直隶32名,奉天4名,山东26名,山西、湖南、厂西各12名,河南16名,陕西、贵州各11名,甘肃7名,江苏20名,安徽、四川各14名,浙江、福建各22名,江西21名,湖北、广东各15名,云南10名。总共录取了陈命官等320人,也算是相当成功了。

而且“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举无异”,即新式学校各级毕业生也要参加相应的考试,及格者照样授予出身。大学分科毕业,成绩考列最优等、优等、中等者均可授予进士出身;大学预备科及各省高等学堂毕业,成绩考列最优等、优等、中等者,均作为举人。

如詹天佑先生就曾被清庭授予的功名是“工科进士第一名”,即工科状元。

整体来说,虽然清庭当时快速废除了科举制,但对于科举体制之下产生的诸如举人和生员等是做了最大的努力的安置,虽然有些措施并没有落实到位,但整体而言,是十分成功的,所以并没有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使岌岌可危的晚清统治,难得的办了一件废除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大事件,还没有造成了巨大不良影响。

清朝灭亡以后,民国乱世也继承了清朝诸多传统,比如说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就是前清的大臣,而得益于清庭的善后工作,那些举人和生员等大体上保证了自己的现状生活,到了民国亦是如此。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0
回帖

官场失意与得意时的诗词表现有何异同?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