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这篇文章,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痛苦”,它描述了凡卡这个孤儿在莫斯科的悲惨生活,让我为之动容,这篇文章由契诃夫创作,被一些读者称为一篇“痛苦”的文章。
文章结尾部分写到:“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我老是哭,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凡卡把这张写满字的纸折叠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然后想了一下,蘸了一蘸墨水,写下地址,他又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了几个字。“乡下爷爷收”、“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着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了街上去了…前天晚上他问过肉店的伙计,伙计告诉他,信应该丢在邮筒里,从那儿用邮车分送到各地去,邮车上还套着三匹马,响着铃铛,坐着醉醺醺的邮差,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封宝贝的信塞了进去,过了一个小时,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今天看还是想掉眼泪。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凡卡的孤独和无助,以及他对生活的绝望,他的经历让我为之动容,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