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名人小故事包括:
达芬奇画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头悬梁锥刺骨 ,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来督促自己努力攻读。
被认为是傻子的科学家 ,本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3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甚至勒令他退学,16岁时,他报考苏黎世大学,又因成绩差而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恢心,通过勤奋学习,成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
锦囊出珍品 ,唐朝“鬼才”诗人李贺,为了搜集素材,早上背上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观察生活,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于锦囊中,一天下来回到家中,将锦囊中积累的纸条拿出,在灯下选择整理,将有用的纸条再存入另一个锦囊中供以后写作用。
陶瓷积累知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的贴着标签,整齐的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把平时收集到的资料按不同门类放到各自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可以写作时,便函将陶罐倒空,将资料整理成文。
日积月累终成伟业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一百多万字笔记,列宁在《列宁全集》中引用自已看过的书竟达1.6万多册,他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时,读了148本书、49种期刊中的232篇文章,写下60多万字的札记。
“厚积”者的楷模 ,况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诗与《明日歌》 ,中国古人十分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明朝吴县学士文徵明写了《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又改写了《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鲁迅笔名的含义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与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向许寿裳解释用“鲁迅”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比较笨拙,只有勤勉才能在一定的时间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
巴尔扎克惜时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