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契苾何力是怎样的一个人

1小时前 (02:32:33)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0850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17000
  • 回复0
楼主
契苾何力,字思齐,唐朝著名将领。契苾何力在战场上勇猛果断,智谋出众,曾先后领兵七战七捷,多次抵御外敌入侵,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精于战术,善于指挥部队,被誉为“大唐第一勇士”。契苾何力还是一位忠诚的臣子,深受唐太宗赏识和重用。他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于维护唐朝的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朝名将契苾何力是怎样的一个人

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677年),铁勒族契苾部人,契苾氏,名何力,唐朝名将。契苾何力本是铁勒可汗,后率部归顺唐朝,授任左领军将军。贞观九年(635年),随军大败吐谷浑,因功娶临洮县主为妻。

贞观十四年(640年),跟随侯君集消灭高昌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跟随阿史那社尔打败龟兹,俘虏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后因攻打西突厥之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此后多次率军击败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安抚铁勒九姓叛乱。

乾封元年(666年),契苾何力奉命讨伐高句丽,攻克高句丽七城(一作八城)。总章元年(668年),与李勣攻克大行、振辱夷二城,直抵平壤城下,擒获高句丽国王,灭亡高句丽。契苾何力因功升任镇军大将军等,改封凉国公。仪凤二年(677年),契苾何力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烈(一作毅)。

基本介绍

本名:契苾何力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铁勒族

去世时间:677年

主要成就:击败吐谷浑、消灭高句丽

人物生平

归顺大唐

契苾何力出身于铁勒可汗世家,是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莫贺咄特勒契苾葛之子。铁勒是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因经常与吐谷浑发生冲突,便迁到热海(今伊塞克湖)一带居住。契苾何力九岁时父亲去世,他于是继任可汗之位,降号为大俟利发。贞观四年(630年),唐朝消灭东突厥后,铁勒势力逐渐强盛。

贞观六年(632年)十一月初二日,契苾何力与母亲率领本部落一千多家(一作六千多家)前往沙州(今甘肃敦煌)投降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将他们安置在甘、凉二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之间,任命契苾何力为左领军将军,并封其母为姑臧夫人,其弟契苾沙门为贺兰州都督。

讨浑平昌

贞观七年(633年),契苾何力与凉州都督李大亮、将军薛万均等人率军征讨吐谷浑。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当时唐军驻扎在赤水川,薛万均与其弟薛万彻率领轻骑兵先行,遭到吐谷浑军队包围,兄弟二人均中枪,跌下马后徒步参战,随从骑兵死伤大半。契苾何力得知后,率数百骑兵前往救援,拚力厮杀进击,所向披靡,薛万均、薛万彻于是得免一死。李大亮在蜀浑山打败吐谷浑军,俘获其着名首领二十人。将军执失思力在居茹川大败吐谷浑军。李靖率领各路军马途经积石山河源,到达且末,直抵吐谷浑西部边境。听说吐谷浑君主伏允在突沦川(一作突伦川),将要逃奔到于阗,契苾何力想要乘势追击,薛万均以先前的失败为教训,坚持说不行。契苾何力说:“吐谷浑不定居,没有城郭,随水草迁移流动,如果不趁他们聚居在一起时袭击他们,等到他们四处游蕩,怎幺能捣毁他们的巢穴呢?”于是亲自挑选骁勇骑兵一千多人,直逼进突沦川,薛万均率部随后。沙漠中缺水,将士们抽饮马血。唐军攻破伏允的牙帐,杀掉几千名吐谷浑兵,获得牲畜二十多万,伏允只身脱逃,唐军俘获其妻子儿女。

同年七月,唐太宗派使节在大斗拔谷慰劳众位将领,薛万均耻于功劳名列契苾何力之下,于是抵毁契苾何力,来夸耀自己的功劳。契苾何力非常气愤,拔刀而起,想要杀掉薛万均,众将救下薛万均并制止契苾何力。唐太宗听到此事后,责怪契苾何力,契苾何力说明详细的情况,唐太宗勃然大怒,想要解除薛万均的官职以授给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执意推辞,说:“陛下由于我的缘故而解除薛万均官职,那些胡族官员不知详情,还以为陛下重视胡族而轻视汉人,以讹传讹,争斗之事必然多起来。而且使胡族认为将领们都如薛万均。将有轻视汉人之意。”唐太宗讚许他的意见,没有处置薛万均。不久命令契苾何力担任玄武门宿卫官,检校屯营事务,并将宗室之女临洮县主嫁给他。

誓不叛唐

先前,契苾何力母亲姑臧夫人、弟弟沙门都居住在凉州。贞观十六年(642年)十月,唐太宗派契苾何力回凉州省亲,并且得便安抚其部落。当时薛延陀(铁勒部之一)势力正强大,契苾何力部落都想归附薛延陀,契苾何力十分惊奇地说:“大唐天子待我们如此厚恩,为什幺还要叛离呢?”契苾何力部落的人说:“老夫人和都督此前都已到薛延陀那里,你何不前往?”契苾何力说:“沙门孝敬老人家,而我要对皇上忠心,坚决不跟你们去。”契苾何力的部落之人将其捆绑起来送到薛延陀,扔在真珠可汗(一作毘伽可汗)乙失夷男牙帐前。契苾何力伸直双腿,拔出佩刀向东面大声喊道:“岂有大唐忠烈之士受你们的污辱,天日昭昭,望你们知道我的真心。”于是将左耳割掉发誓不从。真珠可汗想杀死他,真珠可汗妻子力劝才作罢。

唐太宗听说契苾何力叛逃,说:“肯定不是契苾何力的本意。”身边的人说:“这些戎狄之族臭味相投,契苾何力加盟薛延陀,如鱼得水。”唐太宗说:“不对。契苾心如铁石般坚定,肯定不会背叛我。”恰巧有使者从薛延陀那里回来,详悉讲述真情,唐太宗听完后落下泪来,对身边的人说:“契苾何力究竟怎样了?”当即命令兵部侍郎崔敦礼持旌节晓谕薛延陀,将女儿新兴公主嫁给真珠可汗为妻,以换回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因此得以回到朝中,官拜右骁卫大将军。

贞观十七年(643年)六月,新兴公主将要前往薛延陀,契苾何力上书言唐太宗说:“不可与薛延陀通婚。”唐太宗说:“朕已经答应他们,怎幺可以身为天子而却自食其言呢?”契苾何力回答说:“我不是想要陛下立刻回绝他们,只是希望暂且延缓此事。我听说自古有迎亲礼仪,假如陛下敕令真珠可汗让他迎亲,即使不到长安来,也要到灵州;真珠可汗必定不敢前来,则回绝他有理由。真珠可汗性情刚直暴戾,既然不能与大唐通婚,其部下亦怀有二心,不过一二年便会病死,他的二个儿子争夺王位,到那时陛下可以轻易制服他们。”唐太宗听从其意见,于是徵召真珠可汗让他前来迎亲。真珠可汗恐其有诈,果然没有前来迎亲。自此真珠可汗忧郁不得志,一年后便愤恨而死,他的两个儿子突利失、拔酌争位汗位,最终拔酌杀死突利失自立,薛延陀内部因此大乱。

身负重伤

贞观十九年(645年)五月,唐太宗东征高句丽,契苾何力担任前军总管,随军出征。当时唐军驻扎在白崖(一作白岩)城时,遭到高句丽军队的包围。高句丽乌骨城派一万多士兵增援白崖城的高句丽军,契苾何力派八百名精锐骑兵阻击,契苾何力奋力挺身冲锋陷阵,腰部被长矛刺中,尚辇奉御薛万备单枪匹马前去救护,在万人丛中救出契苾何力回到唐军账内。契苾何力情绪更为激愤,包扎上伤口再次出去拼杀,跟从的骑兵们奋勇出击,于是大败高丽军,乘胜追击几十里,杀死一千多人,直到天黑才收兵。当时,契苾何力伤势严重,唐太宗亲自为他敷药,以示关怀。不久,唐太宗查出并抓到刺伤契苾何力的人名叫高突勃,将他交付给契苾何力,让契苾何力亲自杀掉他,来报一矛之仇。契苾何力上奏说:“他为了他的君主冒着生命危险刺中我,此乃忠诚勇猛之人,我与他毫不相识,并没有一丝怨仇。”于是将他放掉。

西征殉葬

贞观二十年(646年)六月,当时薛延陀可汗多弥可汗性情急躁,猜忌臣下,少施恩惠,还废掉其父在位时的贵族大臣,专门重用自己的亲信,因此使得国中百姓都不顺服他;而且多弥可汗大肆杀戮,人心不安定。回纥酋长吐迷度与仆骨、同罗联合进攻他,多弥可汗大败。六月十五日,唐太宗下诏任命江夏王李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瀚海安抚大使;同时派契苾何力统领凉州以及胡族兵,右领卫大将军执失思力统率突厥兵,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各统率本部兵马,分兵几路,齐头并进,进攻薛延陀。不久,回纥攻杀多弥可汗,将他的宗族屠戮殆尽,于是占据薛延陀领地。薛延陀残余部队七万多人向西溃逃,他们共同拥立真珠可汗的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回到故地。伊特勿失可汗派使者上表唐朝,请求居住在郁督军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支)北麓,唐太宗同意。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龟兹(今新疆库车)国王苏伐叠死后,他的弟弟诃黎布失毕(一作诃梨布失毕)继位,逐渐失却臣属国的礼节,侵扰邻近国家。唐太宗大怒,同年十二月,诏令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昆丘道行军副大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等人率军攻打龟兹,仍然命令铁勒族十三州、突厥、吐蕃、吐谷浑联合进军讨伐龟兹。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军击败龟兹军队,俘虏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及其诸部首领等。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八月,安葬唐太宗于昭陵,契苾何力与阿史那社尔请求自杀殉葬,侍卫陵寝,唐高宗派人告诉他们唐太宗有遗旨,不允许殉葬,因此他们二人这才作罢。

大败突厥

永徽二年(651年)七月,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与处月、处蜜、姑苏、歌逻禄、卑失等五姓背叛唐朝,侵犯延州,攻陷金岭城和蒲类县,杀死抢夺几千人。唐高宗任命契苾何力、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候将军薛孤吴仁为副总管,徵发秦、成、岐、雍府兵力三万人,以及回纥五万骑兵讨伐西突厥。同年十二月,处月部酋长朱邪孤注杀死唐朝招慰使、果毅都尉单道惠,据守牢山(今新疆阿则博格多山)。永徽三年(652年)正月,契苾何力与梁建方等人在牢山大败处月部,朱邪孤注乘夜逃跑,梁建方派高德逸率领轻装骑兵追击五百多里路,生擒朱邪孤注(一说战死),俘虏各部首领六十人,杀死九千人(一说一万多人),缴获牲畜七万头。契苾何力押送处蜜部首领时健俟斤、合支贺等人回朝。

显庆二年(657年),唐军进攻沙钵罗可汗,灭亡西突厥,契苾何力因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兼任检校鸿胪卿。

击败高丽

显庆四年(659年)三月,契苾何力奉命经略辽东。十一月,契必何力率领梁建方、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华表山)击败高句丽军。

显庆五年(660年)十一月,唐军消灭百济。十二月,唐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一作沮江军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蒲州刺史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军分道进击高句丽。唐军未胜而回。

龙朔元年(661年)四月,契苾何力改任辽东道行军总管,苏定方改任平壤道行军总管,与萧嗣业以及诸胡兵共三十五军,水陆分道并进。九月,高句丽大臣盖苏文派其子泉男生率领精兵数万守卫鸭绿水,唐军无法渡江。契苾何力率军到达时,正遇天寒江水结冰封冻,何力指挥唐军履冰过河,鼓譟而进,高句丽军大溃逃奔,唐军追击数十里,斩杀三万高句丽军,其余兵众投降,泉男生只身逃走。唐高宗诏令班师,契苾何力等引军退还。

消灭高丽

乾封元年(666年)五月,盖苏文去世,泉男生遭到弟弟泉男建的驱逐,泉男生派遣其子泉献诚到唐朝求救请降。六月,唐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率军援救泉男生;任命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担任嚮导。十二月,唐高宗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改任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仍兼任辽东道安抚大使,接受李勣的调遣,率军合击高句丽。

乾封二年(667年)九月,李勣夺取高句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派契苾何力驻守。当时高句丽军十五万大军屯驻在辽水(即辽河),并率领靺鞨数万兵据守南苏城(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契苾何力督军奋战,每次都大败高句丽军,斩杀一万多人,乘胜接连攻克七城(一作八城)。而后率军退还,与李绩军在鸭绿水会合。

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契苾何力与李勣攻克大行(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振辱夷(今朝鲜永柔境)二城,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弃城逃跑和投降的接连不断。当时李绩勒兵未进,驻军在鸭绿栅,契苾何力率领胡、汉五十万大军先来到平壤城下。李绩接着率军到达,契苾何力与李绩攻克平壤城,擒获泉男建和高句丽国王,消灭高句丽政权。回军后,契苾何力因功授任镇军大将军、代理左卫大将军,改封凉国公,仍任检校右羽林军。

御敌去世

仪凤元年(676年)闰三月,当时吐蕃已经消灭吐谷浑,势力日益扩张,因而侵犯唐朝的鄯、廓、河、坊等州,唐高宗任命周王李显为洮州道行军元帅、相王李旦为凉州道行军元帅,率领契苾何力等人前往讨伐吐蕃,但两王没有前往统军。

仪凤二年(677年),契苾何力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号烈(一作毅)。

主要成就

契苾何力是唐朝时期着名蕃将,曾先后率军讨伐吐谷浑,平灭高昌,击败龟兹、薛延陀、西突厥,安抚铁勒九姓,消灭高句丽,为维护唐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评价

李世民:“此人心如铁石,必不背我。”

贾言忠:"契苾何力沉毅能断,虽颇忌前,而有统御之才。”

长辈

祖父:铁勒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

父亲:契苾葛,隋末担任莫贺咄特勒。

母亲:姓名不详,封姑臧夫人。

弟弟

契苾沙门,官至贺兰州都督。

妻子

临洮县主李氏,唐朝宗室之女,生子契苾明。

儿子

长子:契苾明,官至左鹰扬卫大将军,袭爵凉国公。

次子:契苾光,武则天时任右豹韬卫将军,后为酷吏所杀。

三子:契苾贞,官至司膳少卿。

孙子

契苾耸,契苾明之子,袭爵凉国公。

一个四字词语

1--【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2--【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3--【无名之辈】:不出名的小人物。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4--【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5--【沾泥絮】:沾上泥土的柳絮不再飞扬。比喻人心情孤寂,不因外界影响而动心。

6--【忧形于色】:形:表现。忧虑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

7--【旷性怡情】:旷:开朗;怡:快乐。指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8--【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9--【悦目赏心】: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10--【有血有肉】: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

11--【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12--【肝肠寸断】:肝肠一寸寸断开。比喻伤心到极点。

13--【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4--【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15--【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16--【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7--【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18--【雨僝云僽】:指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19--【哀痛欲绝】: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20--【同甘同苦】: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21--【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22--【倚门之望】:靠着家门向远处眺望。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23--【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24--【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25--【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26--【弃旧迎新】:丢弃旧人,迎接新人。指爱情不专一。

27--【娱心悦目】: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28--【惊魂甫定】:甫:刚开始。惊惶失措的心情刚刚平定下来。

29--【情窦渐开】:窦:男女相爱的心窍。指少男少女逐渐懂得爱情。30--【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宁可做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战乱时代的人。用来表示生逢乱世的痛苦心情。31--【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32--【淹滞措大】:淹滞:有才德而居下位者;措大:旧指贫寒的读书人。旧指当不上官的读书人。33--【言和心顺】:说话和气,使人心情舒畅。34--【铄石流金】: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35--【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36--【弄玉吹箫】: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37--【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38--【汲汲皇皇】:汲汲:急切的样子;皇皇:惶恐不安的样子。心情急切,举止匆忙。39--【阴阳易位】:比喻君臣互换其位或地位截然不同的人物互换其位。40--【至死靡它】: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

0
回帖

唐朝名将契苾何力是怎样的一个人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