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是什么
历史上,广泛传颂的有4首”箜篌引“的诗歌作品,分别是:
1、箜篌引-作者:曹植;
2、箜篌引-作者:王昌龄;
3、李凭箜篌引-作者:李贺;
4、乐府诗 箜篌引,又名〈公无渡河〉。
箜篌引,又称为箜篌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乐器箜篌所演奏的乐曲。箜篌,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音色独特,被誉为“东方竖琴”。箜篌引通常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在古代,箜篌引常用于宫廷演奏、民间娱乐以及文人雅士间的音乐交流。在现代,箜篌引则更多地出现在音乐会、舞台表演等场合,为观众带来独特的音乐享受。
李凭箜篌引,翻译
李凭箜篌引翻译:
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
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