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要推荐给大家的书_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2天前 (03-17 07:26)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92734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85468
  • 回复0
楼主

你有什么要推荐给大家的书

4月份主题阅读书单:18本思维导图书籍

曾经带给自己知识力量的书单,送给你

3月份,我如期完成了制定的12本主题阅读任务。进入4月份,开始下一个主题阅读,18本思维导图书籍。主要书籍已经下载好电子版,具体如下:

你有什么要推荐给大家的书_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4月书单:18本思维导图书籍

1、我为什么要阅读思维导图的书籍,还是18本?

第一,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将思想图像化,也将知识结构图像化。读一些思维导图书籍,并家里利用至少可以提高学习工作效率20%,什么概念?就是一周平均比别人多出一天的时间。

第二,思维导图能够锻炼寻找关键点的能力。做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复杂的事情,重点是如何把里面的内容充实,这才是最难的。因为思维导图的建立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加深对思考的问题的理解,并进行全方位的描述与分析,非常有助于我们进行深度研究、创造性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但往往这点是很多人都很难掌握的技能。

第三,学习一下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决定读者18本思维导图的书籍,就是希望让我将所读的书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消化,更快速的完成知识的吸收,形成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并且我也希望学习和掌握以下思维导图理论方面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软件操作,实践和理论结合才是学习王道。

你有什么要推荐给大家的书_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By爱读书的高博士

2、思维导图有什么优势?

第一,写读书笔记。这个对于我来讲,是最需要、最实际的功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所读书的整体结构勾勒出来,在做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其实就将书又读了一遍,在做完以后,也可以加深对书中关键点、内容、事件的理解和记忆,真正做到把书读薄、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厘清思路。这点不仅可以用于读书,列计划等等。当我们无法权衡事情利弊的时候,将自己能想到的问题都罗列出来,同时,将实施的方案也对应的列出来,当这一切信息都以思维导图的模式呈现时,我们就可从从全局的角度来做决定。

第三,做写作提纲。大凡写作的人在写作之前都会列提纲,包括我在写这篇文章的还是,我也会在纸上先列出大标题、小标题,其实转化出来也就是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所以写方案、论文或者制作PPT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罗列提纲,并且把每部分的要点、素材获取方式都列出来,在撰写时思路会比较清晰。

3、怎么做思维导图?

市面上做思维导图的工具有很多,我仅列示三个我用过的,都是电脑端的软件(手机端也有,但个人没体验过,感觉整体还是不如电脑端强大):MindManager软件、Freemind软件、Xmind软件。我个人目前在用的是MindManager。

第一,Mindmanager。可视思维导图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通Microsoft软件无缝集成,快速将数据导入或导出到Office等软件里。我用的是2016英文版,现在已经更新到2017版了。

你有什么要推荐给大家的书_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我用的是2016年底英文版MindManager,很好用

第二,Freemind。基于java的免费的脑图制作与管理软件,每一个环节用均可用图形表示,将思路图形化、结构化。同时,具有一些特色的功能,如“链接”跟随操作,可能比MindManager的操作更简单。

第三,Xmind。基于Java、免费、开源、实用的思维导图软件,不仅可以绘制思维导图,还能绘制鱼骨图、二维图、树形图、逻辑图、组织结构图。并且,可以方便地从这些展示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导入MindManager、FreeMind数据文件。

图片来自网络

4、我能多久读完这18本?

不知道为什么,在结束了三月份的读书方法论主题阅读以后,我就隐隐中感觉到一股读书的力量,非常强大。这有些超乎我的预期,现在感觉读什么书都不怕,因为我对如何读书、采取什么方法读书、怎么样有效读书有了一点点基本的认知,就好像找到了一个强大的后盾。

再结合我目前对思维导图的现有知识储备,个人估计这18本书应该不会超过1个月就可以完成。有兴趣想一起阅读思维导图的小伙伴可以简信或微信我,我们一起在4月份完成这18本书的阅读。

我相信,一件事情,只要开始做,就永远不会晚,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使所做之事,事半功倍,一同进入人生新的篇章。

作者:千城Slash 公众号:千城Slash 读书行万里,梦想走千城

卡夫卡说“一本书,如果我们 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很喜欢这句话,也符合我读书的要求。我选择的书本,大多都能给我带来超震撼的视觉冲击。

《老人与海》非常值得阅读。说到这本书,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来自海明威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不长,它围绕一们老渔夫,在离海岸线很远的地方与一条巨大的鱼搏斗的故事。老人的不屈不挠令我感动。

《鲁滨逊漂亮流记》生活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风平浪静,还有那些隐藏起来的利爪。如果 ,我们有一天从原本的优越的生活中跌入到了人生黑暗的谷底,落到山穷水尽的时候,那些原本享受的东西瞬间没了踪影。当灾难来临时,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活下去的勇气。这本书是买来送给孩子的礼物,也非常适合大人品读。读完后,我被书中的主人公深深打动。

书中描述了鲁滨逊执意航海不幸流落荒岛后,积极利用自己的力量求生的故事。笛福用他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强者,他以"只要不向苦难低头,终将取得成功"的信念,激励了无数人。是一本男子汉必读的书。

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1985年,四川省广安县的曾应龙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他们占领县人民医院,以龙旗为国旗,医院为皇宫,建立了“大有国”,并自称皇帝,曾应龙还把县医院的四十多个女护士、手下“文武百官”的女儿统统纳入后宫,封为了嫔妃

曾应龙的大有国,以“有地大家种,有钱大家花,娃儿随便生”为国策,旨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那些对计划生育计划不满的人的支持。

在曾应龙的诏书里,他鼓励人们多生孩子,生养10个孩子以上的妇女就赐封为“诰命夫人”。

透过曾应龙的一系列行为,我们可以得知,他的所作所为都源自他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满。

一、重男轻女思想,促使曾应龙想要通过生男孩达到养老的目的

曾应龙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他的祖祖辈辈都在田地上讨生活,曾应龙是个很传统的农民,他很看重传家接代、养儿防老这些传统。所以当曾应龙年近四十岁,膝下还只有两个女娃,没有男丁时,曾应龙便很迫切地想要一个男丁,为此,他不惜铤而走险,宁可带着老婆女儿东躲西藏也要生下一个男孩。

当时计划生育政策抓得很严,乡干部隔三过五便会挨家挨户去查超生子女,一旦查出,还未生出的胎儿会要求打掉,已经出生的则需缴纳罚款。

曾应龙为了逃避乡干部的追查,他先是带着妻女跑到了新疆去工作,后来,他生了一个儿子后,曾应龙又带着家人跑到了河南新乡去。

在这种背景下,曾应龙不知道在他的家乡,有一个叫做马兴的风水先生,正在导演一场陈胜吴广起义前曾经玩过的把戏:让鱼说话

二、一出由算命先生导演的闹剧

在当时曾应龙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每到月明之夜的时候,乌江中游的观音岩中,便会爬上来一条娃娃鱼,这条娃娃鱼会在岩里唱一首童谣:“假龙沉,真龙升;河之南,降太平”。

风水先生马兴对此感到很好奇,他认为这是上天的预兆,于是,一天夜里,马兴带着一些村民来到娃娃鱼唱歌的地方,他们打算抓住娃娃鱼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马兴捡起娃娃鱼时,村民们“从它的嘴巴当众挖出三尺黄绫,正是那首童谣,而在鱼肚皮上,刻着‘大有’二字”,马兴仰望天空,过了一会儿,好似得了上天谕旨般,突然跪倒在地,对着天地就行起了三拜九叩的礼,然后他又举起鱼布对大家说,这是玉皇大帝的旨意:所谓“真龙升”指的是曾应龙,河之南指的是曾应龙栖身之地。

受到马兴蛊惑的村民们,真的相信了曾应龙是真命天子的说法,所以一干人等随即便准备好龙袍,远赴千里,找到曾应龙藏身的地方,纳头便拜。

曾应龙的这出闹剧,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会很熟悉,所谓的童谣、 娃娃鱼显灵、河南迎驾,这不就是史书里,古人玩剩下的套路吗?

如果不是马兴和曾应龙提前沟通好,他又如何能带领村民们找到千里之外的曾应龙呢?一切不过是为了忽悠村民们跟随他的套路罢了。

三、攻下县医院后,曾应龙等人展露出丑陋真面目;

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曾应龙在他四十岁那年,拉着几千被他忽悠的民众“攻人县城,占领了县医院,赶跑院长”,随后曾应龙又让他的“宰相”牛大全、太尉马兴率领一众文武百官在县医院给他举行了登基大典,还将三宫六院那套班子也搬了过来。

此时的曾应龙一行人,已经丝毫不掩饰自己其实是为了追求私欲的目的,他们在刚刚尝试到权力的滋味时,就迫不及待想要用权力来满足自己的淫欲,这样的人从他们踏上歧路其结局就早已注定。

廖亦武在四川东北部的大巴山监狱中采访曾应龙的时候,他已经48岁,当时曾应龙“脚蹬解放牌胶鞋,身着劳改犯特有的蓝色短袄”,一对斗鸡眼中神光依旧。

曾应龙在和廖亦武交谈的过程中提到,他的老婆已经同他离婚,当时的他正打算筹钱读四川函授大学。

从养儿防老,到不惜策划暴动引发人命官司,曾应龙一行人的私欲最终给自己、家人和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细品他们的做法,这分明是为了让自己享受特权而已。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廖亦武《中国底层访谈录》

【2】维基百科:大有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大家小时候就摇头背诵的古诗。

唐代李绅的这首《锄禾》感情真挚,落笔自然,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可谁曾想到,就是这位有着“悯农诗人”之称的李绅发迹之后,穷奢极欲,习性龌龊。据说,李绅好吃鸡舌,一次就杀鸡300多只,弄得满院尽是。更让人不齿的是,李绅这人为非作歹,品行低劣。在“牛李党争”时,他都已年逾古稀了,还徇私枉法、草菅人命,最后人死还被削去三官,累及子孙,实在匪夷所思!

0
回帖

你有什么要推荐给大家的书_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