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北枳的大概内容
一次,齐国大夫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这消息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来,我想羞辱他,该用什么办法?”
身边的人回答说:“等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捆绑一个人在您面前经过,您就说:‘这人是干什么的?’我回答说:‘是齐国人。’您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犯了偷盗罪。’”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赐给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楚王说:“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过,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水土不一样。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
楚王听了,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南橘北枳(拼音:nán jú běi zhǐ),是一个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南橘北枳指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枳,枳是一种与橘不同的植物,古人误以为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用此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南橘北枳对仗词
南陳北李
南橘北枳:成语
南橘北枳:梦溪文学网签约小说
南橘北枳 (成语)
南橘北枳,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