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把咸丰的丽妃做成“人彘”,那么残酷是真的还是电影演绎_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发指的残忍惊悚记载
慈禧把咸丰的丽妃做成“人彘”,那么残酷是真的还是电影演绎
印象中慈禧太后把丽妃做成人彘好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部电影里的剧情,主要就是为了凸显慈禧太后的残忍。但是,真是历史恐怕要让诸君失望了,慈禧太后非但没有把丽妃做成人彘,相反和丽妃关系非常和谐,甚至丽妃还被慈禧太后以同治帝、光绪帝的名义晋封为了皇贵妃、皇贵太妃。至于人彘,那是吕后给戚夫人的待遇,与慈禧太后无关……想必是编剧出于剧情需要,刻意把吕后的事情安在了慈禧太后头上。
丽妃他他拉氏,和后来的珍妃是本家,出身满洲正红旗,比慈禧太后小两岁,和慈安太后同庚。咸丰元年,他他拉氏和慈禧、慈安同时通过户部组织的选秀入宫,并被封为了丽贵人。后来,他他拉氏又被晋封为丽嫔,时间也基本上和慈禧差不多。咸丰五年,他他拉氏为咸丰帝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儿,但也让咸丰帝着实高兴了一把。同年,他他拉氏被晋封丽妃,比慈禧晋妃位还要早大半年。可见,入宫前五年丽妃还是相当得宠的。但是,此后丽妃再也没有为咸丰帝生出孩子。史载丽妃身体体弱多病,经常吃药,不知道没能再生出孩子是否与此有关;又或许咸丰帝另有新欢,故而冷落了丽妃。总之,丽妃在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再也没生出第二个孩子,更别说是儿子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丽妃知道,自己永远成不了皇后,更加成不了皇太后。因此,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不仅和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关系也相当融洽,争宠就更加无从说起了。咸丰六年起,慈禧太后手里有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同治帝,丽妃拿什么跟慈禧太后争?因为同年入宫、起点也差不多,丽妃实际上和慈禧之间更像是“姐妹”、伴儿,而不是对手。为什么这么说呢?
咸丰十一年,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在发动“辛酉政变正式掌权之前、同治帝即位的第二天便以同治帝的名义晋封丽妃为丽皇贵妃。可见,丽妃不仅不是慈禧太后的敌人、对手,很可能还是“同党”。否则,慈禧太后完全没必要如此,不是吗?皇贵妃对于一个没有儿子的妃嫔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想当初怡贤亲王胤祥那样为雍正帝卖命,他的生母章佳氏不也就被追封了一个敬敏皇贵妃吗?丽妃由妃直接跨两级晋级皇贵妃,足见慈禧对她的照顾。
光绪元年,丽妃又被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尊为皇考丽皇贵太妃。如此一来,丽妃的身份便成了后宫中仅次于两宫皇太后的三号人物了!由此也足见慈禧太后和丽妃的关系了。说到这里想必有人会说,说不定是慈安太后罩着丽妃呢?但是,光绪七年慈安太后便去世了,而丽妃却以皇贵妃之尊活到了光绪十六年,而且死后被葬在了定妃园寝的最核心位置——前排最正中,位居众妃之首。要知道,彼时已经是“甲申易枢”之后,慈禧太后已经一家独大、再无任何牵制。但凡慈禧太后对丽妃有一丝不满,也完全可以不给她这个待遇。但是,慈禧太后给了!丽妃去世后谥“庄静”,这个谥号也是非常高的,孝庄文皇后的谥号里就有这个“庄”字!足见,慈禧太后对丽妃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因此,慈禧太后非但没有把丽妃做成人彘,相反对丽妃相当照顾,晚年的慈禧太后和丽妃实际上是“姐妹”、是伴儿,关系还是相当和谐的。不仅如此,丽妃的女儿虽然是庶出,却被封为了皇帝嫡出女儿才能拥有的固伦公主,而这也足以说明问题了。电影《垂帘听政》虽然是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但是彼时是八十年代初,内地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更早时期,这部电影想要在内地拍摄、上映就必须符合当时的政策。因此,将慈禧太后定位为反面形象是必要的、必须的。很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事情被强加到了慈禧太后头上,让慈禧太后变成了一个狠毒、冷血的反面人物。
丽妃被做成“人彘”的说法,出自电影《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这两部电影的导演都是李翰祥,历史顾问是清史专家朱家溍,据说当时拍摄电影时,把朱老先生几次气得不愿意当顾问了。
据清朝史书和清宫档案记载,咸丰皇帝前后共有皇后和妃嫔19个人,丽妃(1837~1890)他他拉氏就是其中一个。她是主事庆海之女,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月二十七日,比咸丰帝小6岁,比慈禧小2岁,与慈安同岁。死后被两次追封,为丽皇贵太妃、庄静皇贵太妃。当时的丽妃体弱多病,经常吃药,对懿贵妃已构不成威胁,所以慈禧对她当然不像影片中那样百般嫉妒,相反对其倍加爱护,关爱有加。再者她毕竟只生育了女儿,而慈禧后来生的是儿子,从这点来说,她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慈禧也就犯不上把她视为眼中钉,更没必要去害她了。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此时慈禧已经掌权)十一月十五日丽妃病逝,享年54岁,后被葬入清东陵的定陵妃园寝。光绪帝亲自拜祭,并追封。这座妃园寝的后院建有15座宝顶,共分三排。丽妃的宝顶位于第一排的正中之位,处于这座园寝最尊贵的位置,看来慈禧对她还是不错的。如果慈禧当真迫害过她,怎么可能让丽妃死后进皇家陵寝,恐怕连皇家陵寝都别想进来,最多被慈禧找个地方将她草草安葬了事。另外丽妃所生的皇长女是咸丰帝唯一的女儿,也深受两宫太后的喜爱,慈禧封她为“荣安固伦公主”。要知道妃嫔所生的女儿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只有皇后所生之女才能封为固伦公主,由此可见慈禧对丽妃的女儿也不薄。对于野史中传说丽妃被慈禧所害实在是找不出更可靠的证据。丽妃被慈禧所害主要是因为《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这两部电影,由于这两部电影的缘故,丽妃也因此而继续被人们所关注,所以说慈禧把丽妃做成人彘,也只是导演为了电影剧情的需要,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慈溪确实迫害过丽妃。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发指的残忍惊悚记载
历史上最残忍惊悚的记载当属“人彘”和武则天杀女事件,一个是凶残恶极、一个是人性泯灭。
因为刘邦喜欢戚夫人,吕后是羡慕、嫉妒、恨,等刘帮死后,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关注人彘的描写:“惠帝向厕内一望,但见是一个人身,花脸,没有头发,既无两手,又无两足,眼内又无眼珠,没有鼻子、耳朵,只剩了两个血肉模糊的窟窿,那身子还稍能活动,一张嘴开得甚大,却不闻有什么声音,没有舌头。几乎把惠帝吓得晕倒,勉强按定了神,要想问个底细。及宫监附耳与语,说是戚夫人手足被断,眼珠挖出,熏聋两耳,药哑喉咙,方令投入厕中,折磨至死。”
因为这件事既然把惠帝活活吓死。
说到人性泯灭非武则天莫属,为了弄倒韦皇后,亲手掐死在襁褓中的女儿,具体描写是:“武昭仪入宫后,唐高宗对皇后的宠爱明显衰减,但还没有要废黜她的意思。恰逢武昭仪生下一女儿,皇后怜爱而抚弄了一会儿,走了。等皇后走了,武昭仪偷偷将女儿扼杀于襁褓中,用锦被盖好。唐高宗来看望女儿了。武昭仪面带欢笑,揭开锦被,假装刚发现女儿已死,喝问左右,刚才谁来过?左右答:“皇后适来此。”唐高宗勃然大怒说:“后杀吾女”。武昭仪趁机泣数皇后之罪。皇后百口莫辩,无以自明。唐高宗于是有了废立之志。”
最是无情帝王家,普通人不要羡慕,他们所做的事是我们永远做不到的。
中国历史上残忍惊悚的记载有很多,常见的不外乎“易子相食”,这种惨剧一般都是被迫的。
最残忍的记载是那种洗脑性的文章,让学习的人觉得自己干了坏事还理直气壮。
元代郭居业编撰的《二十四孝》里面记载的很多桥段都是非常残忍的。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里面所谓的孝子打着孝道的名义,干了很多丧心病狂的事。
最过分的是,孝子们干这些丧心病狂的事还自觉得是理所当然,应该被人颂扬,这才是最坏的,因为这会扭曲其他人的价值观,这才是最惊悚的。
《二十四孝》中有个故事,说是汉代有个人叫郭巨,家里比较穷,但是为人极其孝顺。有一年妻子给郭巨生了一个孩子,郭巨担心自己要是养活孩子,就会委屈自己的母亲,所以和妻子商量把孩子活埋,剩下粮食让老娘吃好。
看到这里,觉没觉得这个故事很残忍,父亲不想着努力多赚钱养家,反而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要活埋自己的孩子。这么残忍的故事一千年来还被当作是正面典型宣传,杀人诛心,诛心最狠。
《二十四孝》里还有一个故事,汉代的丁兰父母双亡,他十分想念自己的父母,就用木头雕刻了自己父母的雕像,而且把这两个雕像当成是真人那样侍奉。
丁兰什么事都和雕像商量,吃饭前一定先给木像盛饭,出门前一定和木像汇报。时间长了,丁兰的妻子对于木像不太恭敬了,因为这个妻子就被丁兰休掉了。看完这个故事,这个丁兰不就是一个变态嘛,但是一直被当成是正面典型来宣传。
《二十四孝》里还有很多变态的故事,这里就不列举了,有兴趣的自己去看。
在中国历史上,这类打着一个至高道德名义随意摧残他人生命和尊严的故事,才是最残忍的,因为这类故事用看似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着极为扭曲的道德。
所以,这类诛心的故事才是历史上最残忍惊悚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