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黛玉裸死,有人说是高度还原小说描述,您怎么看_同学有哪一刻恶心到你了
新版《红楼梦》黛玉裸死,有人说是高度还原小说描述,您怎么看
你好,我是国风
讲这话的就根本没有读懂红楼梦,也对中国文化缺少最基本的认识。总结起来就是没文化!
虽然八七版红楼梦,在故事情节上〈特别是故事结局〉完全脱离了原著的本意。但由于电视剧是视觉艺术的产物,除却故事的表象,想让它去表现出那些隐藏的真相,实在是勉为其难了。八七版的红楼梦还是不错的,至少在人物还原,以文化修为上都可圈可点。至今都被认为无法超越!
李少红版的红楼梦,我根本就没看!那恶心的妆就让我知道这人根本没有什么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拿钱拍出来的东西,又有什么可能传递出文化上的东西呢?那是全然不可能的!果然这电视剧播出之后,恶评如潮!不止我一个人觉得恶心,可见时代再怎么发展,人民判断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还是没有太多的退化。想拿这种恶心的东西欺骗人民,你们还真就想错了。
李少红的没文化,不仅仅表现一部家国情怀据表象的爱情剧,被他完完全全拍成了一部鬼片。浓厚的文化氛围被他拍成了满清宫斗剧,更是肤浅的理解文化上的东西,而且还以此沾沾自喜。她曾经恬不知耻的对“黛玉裸死”这一情节的处理兴奋的“几个晚上睡不好觉?”让我真觉得这就是个心理变态!
红楼梦中黛玉之死一段,已经病了几天的林黛玉已是奄奄一息,这时候收到消息的李纨到了,只进到潇湘馆听到鸦雀无声,心里想:“想来必是已死,都哭过了。那衣衾未知装裹妥当了没有?”这一段怎么理解呢?古人极重礼仪。生有生仪,死有死仪。黛玉久病之体,必然不可能穿戴。身上只有些息身衣物,是如我们卧室中休息穿的衣服。都是闺房之物,就好比现下女孩的内衣,是不可能穿到光天化日之下的。当初秦可卿生病,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也正似此。
林黛玉自然没有现在的女孩那种内衣裤,也自没有裸睡的习惯。后面李纨眼见情形不祥〈李纨轻轻叫了两声,黛玉却还微微的开眼,似有知识之状,但只眼皮嘴唇微有动意,口内尚有出入之息,却要一句话、一点泪,也没有了。〉了,哭劝紫鹃道:“傻丫头!这是什么时候,且只顾哭你的!林姑娘的衣衾,还不拿出来给她换上,还等多早晚呢?难道她个女孩儿家,你还叫她赤身露体,精着来,光着去吗?”这里所说的“衣衾”应该是指死人的妆裹了。人之将登仙界,最后穿上一套华丽的衣服上路。又不是横死,怎样使怎样算了。一个千金小姐,不能让他穿着内衣上路。〈在古代,露手露脚都等于什么也没穿了。〉并非是林黛玉此时真的赤身裸体。
可笑一些对中华文化毫无认知又满脑子YH的东西实在难以理解古人言语里的精奥。认知也只能停留到文字表面罢了!只是可惜了一部好好的文化作品,这般被一群无知的家伙侮辱!至于优劣,八七版红楼梦黛玉之死真的能让观众看到泪流满面。李少红新版红楼梦黛玉之死能吗?大概众多的人只能感觉到虚假到无聊吧!八七版红楼梦黛玉就是死也是美的,新版红楼你这是要吓死谁吗?
黛玉角色,是红楼梦中最是纯美的一个人物,她无欲无求,高雅孤寂,淑女中的淑女,容不下尘世中星点污垢。新版红楼描述她裸死,完全背离了红楼作者的初衷,同时也辱沒了黛玉这一高贵形象,必然会引起众多红楼学家和红楼爱好者骂声一片。
同学有哪一刻恶心到你了
高中女同学找我借钱给她妹妹的女儿治病,出于同学情面借给她一万,让她还钱时,结果却让我有些始料不及。
高中时有一个玩得很要好的女同学小婷,我们是前后桌的关系,平时有什么事都一起,上厕所结队,打饭时帮忙占位。平时有好吃的都是共同分享,在我认为,我们的关系是比较铁的。
高三上学期十一国庆节,她跟她妈吵架了,还跑我们家睡了几天,两人不会煮面条,一锅面条被煮成了糊糊,谈不上什么味道,可我俩也吃得那么开心,笑着闹着硬是把一锅糊糊吃了下去。
后来,高考结束,我高考失利,南下广州打工,小婷考上了湖南长沙的一所大学。我本以为从此之后,我们的人生应该不会有什么交集了。可是没想到,小婷上大二时,放暑假时也跑到了广州,在QQ上告诉我,要找我玩。那个暑假,小婷找到了一份暑假工作,离我们厂不远,我们便时常约在一起玩。
那个暑假后,小婷跟我联系少了,直到大四毕业前,小婷打了个电话给我,让我帮她个忙,借一万块钱给她,她妹妹刚生下来几个月的孩子得了肺炎,家里没有钱,孩子需住院急用钱。
我当时身边刚好存了一万块钱,听她急得要哭出声的嗓音,我也替她急,让她告诉我银行账号,立马转了过去。打了钱过去之后,小婷再也没有联系过我,就仿佛人间消失了一样,但QQ上有时还能看到她在线,我看她刚毕业,估计忙着找工作,也就没打扰她。
可没想,借钱的事过去了三年,她也没有主动提起过还钱给我,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尽管我知道她家在哪,可我不想上门去讨要,希望她主动还给我,以免伤了和气。
就这样,我没有打电话给她,她更没有联系过我一次。
又过了两年,我跟我老公结婚了,打算做生意,缺少启动资金,这回,我顾不上什么同学情面了,拨打了小婷的手机号码。
电话打了好几个,都无人接听,我锲而不舍地继续打。电话终于接通了,是小婷本人接的。我说明了我的情况,本以为小婷也会设身处地替我着急,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小婷接下来说的话让我坠进了冰窟里,浑身冰冷,彻底被恶心到了。
“我什么时候借了你的钱?用来干什么了?″小婷电话里的声音冷冰冰地。我怕她忘了,把具体时间用途还有QQ上的聊天记录都提了一遍,她才接着说道:“哦,但那个钱不是借给我用的,我是替吴小平借的,你找吴小平要吧。”我懵了,明明是借给了小婷,她现在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我冷静了下来,对小婷说:“婷婷,那时,我是转给你的,你说你妹妹孩子生病要用钱,我还留有汇款票据,你必须得还给我。我找不上别人。″
小婷见我这么说了,只好说:“你等一下,我先打给吴小平,等一下打给你。”说完,挂断了电话。
吴小平是我高中时的一个男同学,我不知她们是什么关系,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终于,电话再次响起,这次是吴小平打了过来,单刀直入地叫我发银行账号过去,马上转给我。
我飞快地拿出手机,把银行账号发给了吴小平。吴小平很讲信用,几分钟之后,就给我转了过来,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事后,我想这辈子应该再也不会跟小婷有任何牵扯了。可2015年的同学聚会上,我们碰面了。
这次碰面,又让我恶心了一次。
同学聚会约在腊月二十六,离我们高中学校不远的一家柴火饭庄。我到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到了,吴小平却缺席了。很多同学都变了样,比如读书时又瘦又矮的王强,现在白白胖胖,看上去像换了一个人,原来班里的大美女李娜,现在更迷人了,大部分同学都变俊变漂亮了,但还能认出来。老同学见面,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谈兴甚浓。
小婷是最后一个到的,她穿着貂毛大衣,一幅墨镜,脚踩高跟鞋,派头十足,笑着跟同学们打招呼,唯独走到我跟前时,没有停顿,直接走过去了,招呼也没打一个。我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但仍然忍着内心的波澜,表面风平浪静。
小婷在同学会上前后呆了几分钟就匆匆离去,她那个军官老公来接走的。她走后,同学们议论纷纷,说起了小婷在大学的很多往事,有一个男同学更是义愤填膺地冲着小婷离开的方向吐了一口唾沫,骂了一句:“他奶奶的″
我不禁好奇,在桌子上听了一耳朵。
原来,读大学时,小婷跟高中一个男同学刘浪宇谈起了恋爱,两人吵了就分,分了又合。分分合合不下十回,闹得沸沸扬扬,在长沙上大学的同学都知道她们之间的事情。
吴小平高中时暗恋小婷,经常听小婷诉苦,算蓝颜知己吧。上大学后,小婷跟吴小平的学校离得很近,每次跟刘浪宇吵架之后都会找吴小平排解心中的苦闷。
有一次小跟刘浪宇吵完架后,又找到了吴小平,这一次,小婷要吴小平当她男朋友,说她们已经彻底分了手,还当面删了刘浪宇的电话号码。吴小平欣然接受,当起了小婷的男朋友。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婷并不是真心想把吴小平当她的男朋友,只是一时生气利用吴小平而已。
在吴小平暗自欣喜抱得美人归时,小婷又跟刘浪宇纠缠在了一起,而且怀上了刘浪宇的孩子。跟我借的那笔钱实际上是给自己做流产手术用的,不知她用了什么法子,竟哄骗吴小平帮她还了这笔钱,其中的细节无从知晓。
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小婷的所作所为让我恶心不已,脚踏两只船不说,还以那样的借口找我借钱,事后还一副无赖的嘴脸。要不是我手里握有汇款的票据,一万块钱很有可能追不回来。
对我还是那样不可一世的傲娇态度,我越想越可气,在同学聚会上我把小婷借我钱的事情抖露了出来,引起了同学们好一阵唏嘘。
要是没有今天的事,我想我会网开一面,毕竟钱已经追回来了。可你不讲同学情面,对我撒谎在先,我就更加不会顾及什么同学友谊了,人都是相互尊重的,你的人品不好,已经不值得我继续把你当同学看,只怕友尽于此了,斩断这份情谊的不是我,我问心无愧。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建立在平等互助,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用在同学之间也同样如此。你真诚,我用心,方能建立友谊的桥梁,友谊长存,朋友们,你们认为我说得对吗?我做得过火了吗?
大学同学A,在市里开餐厅。
有一天,曾经的系主任来我们市出差。作为“得意门生”,我自然就承担了接待的任务。
我们那一届是系主任带的第一批学生,他当时倾注了不少心血,而且很多同学上学时候没少蹭他饭卡,因此口碑也很不错。
我在同学群吼了一嗓子,很快就有11个同学响应。
大家商量着如何给系主任接风洗尘,其中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去哪里吃饭。
A说了:“我就是开餐厅的,不如到我那里吃饭吧,也好让老师给我提点意见。”
他既然开口,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于是纷纷认同。
所有同学加系主任总共13个人,6女7男(系主任是男的)。
那天晚上,我们总共点了11个菜。味道怎么说呢?不算特别惊艳,当然也没到无法下咽的程度。
考虑到第二天是周末,大家就提议喝点酒助兴,一口气拿了2箱漓泉1998。
席间,我们觥筹交错,聊起了大学时的美好时光。
同学里有个做老师的,大学毕业后,又去读了博士。
A问:“韦博,你现在可是发达了,什么时候给我的新店投点股?”
韦同学讪笑道:“我一个做老师的,年收入也就10万多点,哪有钱啊?”
A故作惊讶地说:“博士才这么一点钱?我都比你高。”
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
其实这点我是可以理解的——上大学时,韦同学一直是学霸,而A学习一般般。看到曾经的学霸收入比自己低,他应该是有点心花怒放了吧。
于是一时间,气氛有点尴尬。
系主任也有点尴尬,因为他也是博士,工资也不是很高。但毕竟姜是老的辣,系主任圆场说道:“大家都是同学,不谈钱的事。”
话锋一转,A又开始谈自己毕业后的各种艰辛,最后话题落在了开店的事情上。
A说想去柳州开个店,自己的生意很好,名声都打出来了,想拉大家一起赚点钱。
我此时有点火冒三丈,明明是找人借钱,怎么还说得好像是我们沾光了呢?
看得出来,其他同学也有点反感。但一来是在人家地盘吃饭,二来系主任在场,三来大家好不容易才聚在一起,谁都不想破坏氛围。
有个在4S店工作的同学说:“大家都是养家糊口,哪里懂开店啊,你就饶了我们吧。”
借着这个话茬,大家开始调侃起A在大学期间的窘迫,并趁机灌了他几杯酒。
于是,话题就很快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大学时光。
吃完饭,大家聊得差不多了。就准备各自回家。
此时,服务员拿过来账单,问我们谁结账。这一下子,除了A,我们所有人都蒙圈了。
A组织的饭局,还是在他自己的餐厅吃饭,至于菜单,我们见都没见过,都是A一手张罗的。怎么服务员还要问谁买单?难道不是A请客的吗?
但我又转念一想,毕竟这么多张嘴吃饭,怎么说也得1000多块钱。让A一个人出的话,确实不太妥当。
哪曾想,A接下来的操作,让我们几个男生窝了一肚子火。
A说:“虽然我是老板,但吃饭也要掏钱的。今天我们一起接待老师,这钱就AA吧,我出多一点。”
大家当时也没当回事,毕竟不是什么高档次的餐厅,估计也没几个钱。
凌晨1点多的时候,A发过来一张小票截图,让我发给其他几个男生,也就是男A女免。
我看了小票,当时就下了一跳——11个菜加2箱漓泉啤酒,总金额3100+。
A说零头就算了,剩下3000块,我们6个男生一人500,当然系主任不用出钱。
我当时有点生气,这家餐厅的菜价不算很高啊,人均消费也就50+这样。就算接待系主任这样的稀客,人均也就100到130封顶了吧。
我跟他直接摊牌了:“大家同学一场,这么多年没聚过了。去你的餐厅吃饭,你不请客也就算了,怎么菜价还这么高?一盘青菜都要60+?”
他解释道:“青菜是我从老家带来的,很新鲜。猪肉也是现杀的,都是好货。”
这下轮到我无语了,毕竟菜品质量有高有低,价格确实不好衡量。
但这个菜价,明显和他的餐厅档次不搭配啊。而且,保证菜品新鲜,不是一家餐厅理应做到的吗?
更何况,他组织的饭局,为何让我去要钱呢?我都可以想象出其他男生听到一顿饭人均500元时候的表情了。
我把自己那500块付了,剩下的钱,让他自己去要。这个恶人,我坚决不做。
转账完,我就关闭了手机。
第二天早上一开机,我就收到了很多信息。
A说我不负责任、没有道德等等;其他几个男生则纷纷吐槽说A太狠,男A女免,系主任也免,这些好事都是他做的,高额菜价却由我们几个人承担。
后来我也认真思考了一番,饭局虽然由A组织,但毕竟人马是我召集的。于情于理,我都有一点责任。
为了安抚大家情绪,我又请男生们吃了一顿火锅,期间,谁都没有邀请A。
大家边吃边聊,纷纷表示再也不愿意跟A来往了。
嘲笑自己的同学、腹黑重心机、连同学都坑,这种人没有继续交往的必要了。
后来听说,他柳州的新店亏得一塌糊涂。用老店的利润来填新店的窟窿,结果就周转不开了。
当时我听说他到处找人借钱,但没人肯借给他。
古语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语也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如此恶心的同学,我相信他身边也没有几个愿意伸出援手的知心朋友。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同学,还是要多点理解和包容。脾气相投,就多点来往;三观不合,就远离为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或许A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